成语拼音:gān cháng duàn jué
成语解释:断绝:折断。肝脏与肠子好像被一寸一寸地断裂一样。形容万分悲痛
成语出处:《古乐府·陇头歌辞》:“陇头流水,鸣声呜咽,遥望秦川,肝肠断绝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极其悲痛
繁体字形:肝肠断绝
英文翻译:Hepatoenterotomy
肝: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。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,分为两叶。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,储藏糖原,调节蛋白质、脂肪和糖类的新陈代谢等,还有解毒和凝血作用。也叫肝脏。
肠:1.消化器官的一部分,形状像管子,上端连胃,下端通肛门。分为小肠、大肠两部分,起消化和吸收作用。通称肠子。2.心思;情怀:愁肠。衷肠。3.在肠衣里塞进肉、淀粉等制成的食品:香肠。鱼肠。腊肠。
断: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断。割断。绳子断了。2.断绝;隔绝:断水。断电。断奶。断了关系。音讯断了。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断过。4.拦截: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。5.戒除(烟酒):断烟。断酒。6.姓。7.判断;决定:断语。诊断。独断专行。这个案子断得公道。8.绝对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断无此理。断不能信。
绝:1.断:隔绝。络绎不绝。2.穷尽;净尽;没有出路的:绝望。弹尽粮绝。绝境。3.副词。1.极:绝大多数。绝妙。2.全然;绝对:绝无其事。4.独一无二的:绝技。5.气息中止;死亡:气绝。悲痛欲绝。6.绝句:七绝。
“肝肠断绝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老张辛苦养大的女儿远嫁异国,机场送别时他红着眼眶说:“看着飞机起飞,真有种肝肠断绝的感觉。”这里既表达了父亲对分离的痛苦,又不会让人觉得夸张——毕竟骨肉分离本就是人生至痛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‘肝肠寸断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这两个成语都源自内脏器官的比喻,强调极度的悲伤。但“断绝”更侧重情感连接的彻底撕裂,比如战争年代母子失散数十年,重逢时老人颤抖着说:“这些年我以为咱们的缘分早就肝肠断绝了。”这种场景下用“断绝”比“寸断”更能体现漫长煎熬后的情感冲击。
现代人还适合用这个成语吗?我倒觉得在特定场景下反而更显力量。比如纪录片里老兵回忆战友牺牲:“他替我挡了子弹,我抱着他逐渐冰冷的身体,那种肝肠断绝的滋味二十年都没忘。”这种真实经历配上厚重词汇,比简单说“非常难过”更具感染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容易用错场景。有次听到学生写“考试没考好,肝肠断绝地哭了整晚”,这就显得用力过猛。个人建议保留给真正刻骨铭心的时刻,比如生死离别、理想破灭这类重大人生转折,才能让文字既有重量又不失真。
语言就像调味料,关键要掌握火候。下次遇到撕心裂肺的情感冲击时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。但别忘了配合具体细节描写,比如颤抖的双手、恍惚的眼神,让读者既能理解这种极致痛苦,又不会觉得你在堆砌辞藻。毕竟,真情实感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