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āo tán hóng lùn
成语解释:弘:大。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。
成语出处:晋·袁宏《后汉记》第四卷:“尝疾俗儒高谈弘论,不切时务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指不切实际的言谈
繁体字形:高談弘論
英文翻译:talk high-sounding phrases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谈:1.说话或讨论:漫谈。面谈。谈思想。二人谈得很投机。2.所说的话:奇谈。美谈。无稽之谈。3.姓。
弘:1.大:弘图。弘愿。弘旨。现多作宏。2.扩充;光大:恢弘。3.姓。
论:[lùn]1.分析和说明道理:评论。议论。2.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、文章或理论:舆论。社论。历史唯物论。3.评定;看待:论罪。相提并论。4.介词。按照:论堆卖。论件计工。[lún]〔论语〕儒家经典之一。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。共二十篇。内容有孔子谈话、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,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道德和哲学等,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。宋代把它和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合为《四书》。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一群人围坐在一起,某位发言者突然站起身,双手在空中比划着说:"我们应该重构整个教育体系,打破学科壁垒,建立跨维度培养机制。"这时候你偷偷瞄了眼手表——离下班还有半小时,而这场会议已经开了三小时。
这种场景就是典型的"高谈弘论"。比如某科技峰会上,某位专家用全息投影展示着"在月球建立数据中心"的蓝图,台下观众听得心潮澎湃,但散场后有人嘀咕:"他们准备怎么解决月球尘埃对设备的影响?"这就是高谈弘论的特点:听着很宏大,但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。
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高谈弘论的陷阱?或许就像小朋友用积木搭城堡,虽然地基不稳,但尖顶必须造得足够高。我曾在项目讨论会上见过这样的情形:当有人提出"用区块链改造物流系统"时,马上有人追问:"那现有的运输车辆GPS定位误差怎么处理?"这时候发起人往往会说:"这些细节问题我们后续再讨论。"
有趣的是,古代文人的诗酒会上,高谈弘论反而被视作风雅。苏东坡与友人泛舟赤壁时,谈论"天地曾不能以一瞬"的宇宙观,这种形而上的探讨本身就是目的。但现代职场不同,去年我们团队策划智能社区项目时,最初方案写着"运用AIoT构建万物互联生态",直到产品经理划掉这些术语,改成"先给每栋楼装好智能门禁"。
这让我想起老家盖房子的过程。老师傅常说:"别急着设计屋顶的琉璃瓦,先把地基里的石头摆平。"或许高谈弘论就像设计图纸上的飞檐翘角,真正让建筑立住的,还是那些埋在土里的混凝土桩。去年参加创业者沙龙时,有个做餐饮的小伙子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:"我的梦想不是改变人类饮食结构,就想让客人说'这碗牛肉面真香'。"
下次听到气势恢宏的演讲时,不妨在心里架设个"落地检测器"。就像欣赏烟花表演,既要享受夜空绽放的绚丽,也要记得烟花升空前需要埋设发射装置。毕竟,再美好的构想,都需要通过具体步骤来实现。当讨论从"我们应该"转向"我明天开始"时,或许就是高谈弘论真正发挥价值的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