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āo tán jù lùn
成语解释:剧:剧烈。高妙空洞而激烈的议论
成语出处:宋·沈瀛《念奴娇》词:“尔汝忘形,高谈剧论,莫遣人来促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空谈
繁体字形:高談劇論
英文翻译:On Drama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谈:1.说话或讨论:漫谈。面谈。谈思想。二人谈得很投机。2.所说的话:奇谈。美谈。无稽之谈。3.姓。
剧:1.戏剧:演剧。话剧。独幕剧。这个剧的主题很鲜明。惨剧。丑剧。2.(Jù)姓。3.猛烈;厉害:剧烈。剧痛。剧饮。剧变。加剧。
论:[lùn]1.分析和说明道理:评论。议论。2.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、文章或理论:舆论。社论。历史唯物论。3.评定;看待:论罪。相提并论。4.介词。按照:论堆卖。论件计工。[lún]〔论语〕儒家经典之一。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。共二十篇。内容有孔子谈话、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,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道德和哲学等,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。宋代把它和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合为《四书》。
说到“高谈剧论”,很多人会联想到一群人围坐在一起,眉飞色舞地讨论某个话题的场景。比如,老张在家庭聚会上聊起国际形势,从经济政策说到地缘冲突,越说越激动,甚至拍着桌子喊:“这问题必须从根上解决!”一旁的亲戚们听得云里雾里,只能尴尬点头。这时候,“高谈剧论”的场面就活灵活现了。
有人可能会问:高谈剧论和普通讨论有什么区别?其实关键在于“高”和“剧”——既指话题的宏大性,也带着点夸张的表演色彩。就像小区里的王大爷总爱在棋摊上分析国家大事,虽然引用的数据未必准确,但那份指点江山的架势确实让人印象深刻。
为什么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常见?或许因为人们需要表达欲的出口。记得去年参加行业论坛时,某位专家用半小时讲述“未来十年的科技革命”,虽然具体方案没提几个,但台下观众依然听得热血沸腾。这种场合的高谈剧论,反而成了激发灵感的催化剂。
不过话说回来,高谈剧论真能解决问题吗?我曾亲眼见过两个同事为“公司战略方向”争得面红耳赤,结果发现两人说的根本是不同维度的事。这时候才明白,有效的讨论需要落地到具体细节,就像盖房子不能只谈设计理念,还得考虑砖瓦怎么砌。
有趣的是,现代社交媒体给高谈剧论提供了新舞台。有人在朋友圈发千字长文评说社会现象,评论区却可能只收获几个点赞表情。这种反差恰恰说明:当表达缺乏实际支撑时,再激昂的言论也可能像气球,飘得越高破得越快。
如何在激情与务实间找到平衡点?或许可以学学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大妈——既能为两毛钱差价争上十分钟,也会在成交后热心推荐当季新鲜菜。这种既有观点交锋又有实际产出的交流方式,或许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