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pián
  • jiān
  • lè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pián jiān lèi zú

成语解释:同“骈肩累迹”。

成语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夹道之人,相与骈肩累迹,瞻望咨嗟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多拥挤

繁体字形:駢肩纍足

英文翻译:Shoulder to shoulder

骈肩累足的意思

骈:1.并列的;对偶的:骈句。骈肩(肩挨着肩,形容人多)。2.姓。

肩:1.肩膀:并肩前进。2.担负;担任:身肩重任。

累:[lèi]1.疲乏,过劳:劳累。累乏。2.使疲劳:病刚好,别再累着。[lěi]1.连续,重叠,堆积:累计。累日。累积。累累。日积月累。连篇累牍。2.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:累进税。3.连及,连带:累及。牵累。拖累。[léi]1.〔累累〕a.连续成串,如“果实累累”;b.颓丧的样子,如“累累若丧家之犬”。2.〔累赘〕a.多余,不简洁,如“文字累赘”;b.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,如“负重登高,不胜累赘”(“赘”均读轻声)。

足:1.脚;腿:足迹。足球。手舞足蹈。画蛇添足。2.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:鼎足。3.指足球运动:足坛。女足。4.姓。5.足以;值得(多用于否定式):不足为凭。微不足道。

成语评论

你听说过“骈肩累足”这个成语吗?它的字面意思是“肩膀并着肩膀,脚叠着脚”,用来形容人群拥挤、摩肩接踵的场景。比如在春运火车站,人们拖着行李箱来回穿梭,检票口前队伍排成长龙,这时候用“站内人群骈肩累足,寸步难行”就能生动描绘这种画面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个成语和‘人山人海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两者都形容人多,但“骈肩累足”更强调肢体接触的密集程度。想象一下音乐节现场,观众随着节奏跳跃时身体难免碰撞,这种“肉贴肉”的拥挤感,用“骈肩累足”会比“人山人海”更贴切。

在实际运用中,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写特定空间内的拥挤。比如描写早高峰的地铁:“车厢里骈肩累足,乘客的背包带缠在一起,连转身拿手机都成了技术活。”这样的描述既准确又有画面感,比单纯说“人多”更能让读者身临其境。

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带有一定古雅色彩。如果想表达轻松热闹的场景,可能“熙熙攘攘”更合适。比如夜市摊位前“骈肩累足”会显得拥挤不堪,而“熙熙攘攘”则保留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。这种细微差别正是汉语成语的魅力所在。

在数字化时代,我们虽然常说“线上流量爆满”,但实体空间的拥挤体验依然无法取代。当看到漫展上coser们精心装扮却“骈肩累足”地移动时,这种真实的接触感反而成为难忘的记忆。或许这正是成语能穿越时空,至今仍活跃在我们语言中的原因。

下次遇到拥挤场合时,不妨观察四周:是单纯的人多,还是已经到了需要侧身才能通过的程度?语言就像调色盘,选择合适的成语能让表达更精准。毕竟在文字的世界里,“骈肩累足”四个字,抵得过千言万语的描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