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ǎ bù jiě ān
成语解释:比喻一刻也不停留,毫不间歇
成语出处:郭小川《长江组歌 百万雄师过大江》:“马不解鞍连续战,一举解放大江南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间断
繁体字形:馬不解鞍
英文翻译:A horse does not untie its saddle
马: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2.大:马蜂。马勺。3.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解:[jiě]1.分开:解剖。瓦解。难解难分。2.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:解扣儿。解衣服。3.解除:解职。解渴。解乏。4.解释:解说。解答。注解。5.了解;明白:令人不解。通俗易解。6.解手:大解。小解。7.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,例如x+16=0,x=-16,-16就是x+16=0这个方程的解。8.演算方程式;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:解方程。[jiè]解送:押解。把犯人解到县里。[xiè]1.懂得;明白:解不开这个道理。2.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,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:跑马卖解。3.解池,湖名,在山西。4.姓。
鞍:放在骡马等牲口背上承受重量或供人骑坐的器具。
“马不解鞍”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它就像一匹始终不卸下马鞍的马,用来比喻人长期处于忙碌状态,几乎没有停歇。比如有人问:“老王最近怎么总见不着人?”旁人可能回答:“他啊,马不解鞍地筹备新项目,连周末都在加班。”这种场景是不是很常见?
为什么这个成语能引起共鸣?现代社会中,许多人的生活节奏快得像开了倍速——学生熬夜备考、职场人连轴出差、创业者24小时待命……成语里的“马”仿佛成了普通人的缩影。但问题来了:持续的高强度运转真的是好事吗?举个例子,小李为了升职每天工作14小时,结果身体垮了,反而耽误进度。这说明,成语背后其实藏着“努力需要智慧”的道理。
换个角度看,“马不解鞍”也可以有积极解读。比如运动员备战奥运时,确实需要这种精神。但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。就像农民种地,春耕时当然要抓紧,但到了雨季也得让土地休养生息。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不也如此?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更像一面镜子。它既映照出奋斗者的坚韧,也提醒我们别把“忙碌”等同于“价值”。不妨学学古人“张弛有度”的智慧——该冲锋时像战马一样勇往直前,该休整时也要懂得卸下重担。毕竟,能掌控节奏的人,才走得更远。
下次听到这个词,或许可以多问一句:“这匹马需要喝水吗?”生活中的奔跑者,别忘了给自己留出“饮水”的时间。持续前进固然重要,但懂得适时调整,才能避免成为疲惫的“陀螺”,而是成为真正掌控方向的骑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