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ēng liú yǎ shì
成语解释:雅:风雅。风雅而有情趣的事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,自己编次,叙其优劣,又命在大观园勒石,为千古风流雅事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多指男女私情
繁体字形:風流雅事
英文翻译:Elegant affairs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雅:[yǎ]1.合乎规范的:雅正。2.高尚;不粗俗:文雅。雅致。雅座。3.西周朝廷上的乐歌,《诗经》中诗篇的一类。4.敬辞,用于称对方的情意、举动:雅意。雅教。5.姓。6.交情:无一日之雅。7.平素:雅善鼓琴。8.很;极:雅以为美。[yā]同“鸦”。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说到“风流雅事”,很多人会联想到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场景。比如“吟风弄月”这个成语,常用来形容闲适风雅的文人生活。举个例句:“周末的茶馆里,几位老友吟风弄月,品茶论道,倒像是从古画里走出来的人物。”这种场景在现代虽不多见,却能让人感受到传统雅文化的余韵。
有人可能会问:风流雅事和普通社交活动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“雅”字的体现。比如“曲水流觞”这个典故,原本是古人将酒杯放在溪水中传递作诗的雅趣。如今朋友聚会时若有人提议“咱们也玩个曲水流觞吧”,哪怕用饮料代替酒水,瞬间就让普通聚会有了文化气息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风流”在古代常与才华挂钩,并非单指情感关系。像“红袖添香”这个成语,本意是描绘才子佳人共同研习的和谐画面。例如:“图书馆角落那对情侣,一个翻书一个记笔记,倒有几分红袖添香的意境。”这种解读剥离了香艳想象,回归到精神共鸣的本质。
现代人还能实践风流雅事吗?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心态而非形式。去年参加读书会时,有位阿姨用保温杯泡着枸杞茶,却和大家讨论《诗经》里的草木意象,这就是当代版的“煮酒论英雄”。雅趣从来不是古代人的专利,只要有心,咖啡馆里读诗、阳台上养兰草,都是平凡生活中的风雅注脚。
或许有人疑惑:这类行为是不是故作姿态?其实判断标准很简单——参与者是否真正乐在其中。就像“踏雪寻梅”这个成语,若为拍照发朋友圈在雪地里摆拍,远不如真正享受寻梅过程来得自在。风雅的本质,终究是内心的从容与对美好的主动追寻。
观察当代生活,短视频平台上有人直播写瘦金体书法,公园里退休教师义务教孩子背唐诗,这些都在延续风雅传统。当我们将“琴棋书画”从博物馆里请回日常生活,会惊讶地发现:风流雅事从未消失,只是换上了牛仔裤和帆布鞋的新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