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fēng
  • qíng
  • yuè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ēng qíng yuè sī

成语解释: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亦作“风情月意”。

成语出处: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合庆》:“京兆府当年指腹,女贞观重会玉簪。慢写出风情月思,画堂前侑酒承欢。”明·杨柔胜《玉环记·韦皋延宾》:“记当年与那人初见,只指望邮亭一夜姻缘,谁想他风情月思深留恋,安甜静,乐幽闲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男女间

繁体字形:風情月思

英文翻译:adoration

风情月思的意思
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”,讽刺。

情:1.感情:热情。有情。无情。温情。2.情面:人情。讲情。托情。求情。3.爱情:情书。情话。谈情。4.情欲;性欲:春情。催情。发情期。5.情形;情况:病情。军情。实情。灾情。6.情理;道理:合情合理。不情之请。

月:1.月球;月亮:月食。月光。赏月。2.计时的单位,公历1年分为12个月。3.每月的:月刊。月产量。4.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:月琴。月饼。5.姓。

思:[sī]1.想,考虑,动脑筋:思想(a.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;b.想法,念头;c.思量)。思忖。思索。思维。沉思。寻思。见异思迁。2.想念,挂念:思念。思恋。相思。3.想法:思绪。思致(新颖独到的构思、意趣)。构思。4.姓。[sāi]〔于思〕多胡须的样子,如“自捋颔下,则于思者如故矣”。

成语评论

风情月思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像是从古诗词里走出来的浪漫意象。它到底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就是“被风月美景触动而引发的思念”,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含蓄缠绵的情感。比如有人写道:“他站在湖边,望着水中倒映的明月,突然懂了什么叫风情月思——原来这晚风里裹着的都是她的影子。”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普通思念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于“风月”带来的氛围感。比如老张在同学会上说起初恋:“那年夏天在苏州园林,她指着荷叶上的露珠说像碎钻,后来每次看到月光下的池塘,心里就痒痒的。”这种被特定场景勾起的、带着画面感的惦念,才是风情月思的精髓。

现代人怎么用这个成语?想象这样的场景:凌晨三点加完班的莉莉,翻到前任发的洱海旅行照片,月光把湖面切成银色的鱼鳞。她在朋友圈打了又删,最后只留了句“今晚倒是体会了风情月思的滋味”。你看,连当代年轻人的emo都能被这个成语精准捕捉。

为什么古人总爱把情感藏在风花雪月里?我猜大概和东方文化里的含蓄有关。就像现在人发微信会说“今晚月亮挺圆”,其实想说的是“我想你了”。这种拐着弯儿的表达,既避免了直白的尴尬,又给情感蒙上层诗意的滤镜。

不过也有人觉得这种表达太老派。就像我表弟吐槽:“直接说想见谁不行吗?非得扯上月亮?”这话倒也没错,但换个角度看,当城市里的霓虹灯越来越亮,能让人静下心来看月亮、被晚风撩动心事的时刻,反倒成了这个快节奏时代里的珍贵体验。

下次遇到那种“心里酸酸胀胀却说不出具体缘由”的情绪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。就像前天我在小区里闻见桂花香,突然想起大学时总爱摘桂花做书签的室友,这大概也算种现代版的风情月思吧。有些情感本就不需要说得太明白,留给风月去传达,反而更耐人寻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