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én
  • sh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ū lǚ chén shī

成语解释:鞠:告;陈:陈列;师、旅:军队。出征之前,集合军队发布命令

成语出处:《南史·宋本纪》:“鞠旅陈师,赫然大号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集合军队发布命令

繁体字形:鞠旅陳師

英文翻译:Ju Lvchen

鞠旅陈师的意思

鞠:1.抚育:鞠养。鞠育。2.古代的一种实心球。皮制,里面填毛:蹴鞠。3.弯曲:鞠躬。4.古又同“”。5.古又同“菊(jú)”。

旅:1.在外地做客;旅行:旅客。旅途。旅日侨胞。旅京同学会。2.旅行的人;离家在外的人:行旅。商旅。3.同“”。4.军队的编制单位,隶属于军或集团军,下辖若干营。5.指军队:劲旅。军旅之事。6.共同:旅进旅退。

陈:1.安放;摆设;排列:陈设。2.叙述;说明:条陈。详陈。3.时间久的;旧的:推陈出新。4.周朝国名(?—前478)。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。为楚所灭。5.朝代名。南朝之一(557—589)。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。建都建康(今南京)。为隋所灭。6.古又同“阵(zhèn)”。

师:1.传授知识、技术的人:教师。2.掌握某种专门知识、技术的人:工程师。理发师。3.效法:师法。4.榜样: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5.军队:出师。劳师动众。6.军队编制单位。在军之下,团之上。7.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:师母。师兄。8.对和尚、尼姑的尊称:禅师。师太。

成语评论

鞠旅陈师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别急,咱们先拆开看。它出自《诗经》,字面意思是“整顿军队,排列阵型”,后来被用来比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的动作。比如你看到有人开会前把资料打印三份、调试投影仪、还准备了备用U盘,就能开玩笑说:“你这鞠旅陈师的精神,比打仗还认真啊!”
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?举个真实案例——某科技公司新产品上线前,团队提前半年测试了100多种用户场景,甚至模拟了服务器崩溃的极端情况。这种“把问题想在前面”的思维,不就是活生生的“鞠旅陈师”吗?

再看历史中的运用。赤壁之战前,周瑜在江边训练水军、改造战船,连东风什么时候来都算得清清楚楚。史书记载“日夜校练,部伍整肃”,这不就是古代版的风险预案?有意思的是,这种准备不是死板地按计划执行,而是像搭乐高积木——既要有设计图,又要留调整空间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最值得借鉴的是动态准备的理念。就像玩拼图游戏,高手不会埋头拼一角,而是先把所有边缘找出来。现代社会讲究“敏捷”,但敏捷不等于盲目试错。去年帮朋友策划婚礼时,我们提前三个月列了雨备方案、宾客动线图,甚至准备了防磨脚贴——结果当天真的下雨,反而因为准备充分让婚礼更有故事性。

或许有人觉得过度准备会浪费时间?其实关键在抓准核心环节。就像做西红柿炒蛋,提前打好鸡蛋、切好葱花是必要准备,但非要测量每克盐的精确用量就多余了。最近看建筑纪录片,发现设计师把80%时间花在画草图和做模型上,反而施工阶段特别顺利——这或许就是“鞠旅陈师”的智慧:把力气用在真正影响结果的刀刃上。

话说回来,在短视频刷不停的今天,我们是不是更需要这种“慢准备”的智慧?当别人急着追赶潮流时,像园丁培育幼苗那样做好土壤改良的人,或许反而能在风暴来临时站得更稳。你觉得呢?

"鞠旅陈师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