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én shī jǖ lǚ
成语解释:陈:陈列;鞠:告;师旅:军队。出征之前,集合军队发布动员令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采芑》:“钲人伐鼓,陈师鞠旅。”《南史·宋本纪上》:“鞠旅陈师,赫然大号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集合军队发布命令
繁体字形:陳師鞠旅
英文翻译:he marshalled his hosts and addressed them
陈:1.安放;摆设;排列:陈设。2.叙述;说明:条陈。详陈。3.时间久的;旧的:推陈出新。4.周朝国名(?—前478)。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。为楚所灭。5.朝代名。南朝之一(557—589)。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。建都建康(今南京)。为隋所灭。6.古又同“阵(zhèn)”。
师:1.传授知识、技术的人:教师。2.掌握某种专门知识、技术的人:工程师。理发师。3.效法:师法。4.榜样: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5.军队:出师。劳师动众。6.军队编制单位。在军之下,团之上。7.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:师母。师兄。8.对和尚、尼姑的尊称:禅师。师太。
鞠:1.抚育:鞠养。鞠育。2.古代的一种实心球。皮制,里面填毛:蹴鞠。3.弯曲:鞠躬。4.古又同“鞫”。5.古又同“菊(jú)”。
旅:1.在外地做客;旅行:旅客。旅途。旅日侨胞。旅京同学会。2.旅行的人;离家在外的人:行旅。商旅。3.同“稆”。4.军队的编制单位,隶属于军或集团军,下辖若干营。5.指军队:劲旅。军旅之事。6.共同:旅进旅退。
哎哟喂,今天咱们来唠唠“陈师鞠旅”这个成语咋用。举个栗子啊,比如公司要搞个大项目,领导开会时一拍桌子:“咱得先陈师鞠旅,把各部门分工理清楚,再撸起袖子干!”你品,这话是不是瞬间让团队有了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”的踏实感?
这时候可能有人挠头了:“这词儿听着像古代打仗用的,现在还能用吗?”嘿,问得好!说白了,陈师鞠旅的核心就是“有备无患”。就像咱出门旅游前查攻略、订酒店,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“排兵布阵”嘛?
再整点接地气的例子。比如学生党要备战高考,班主任在黑板写:“最后三个月,咱们得陈师鞠旅,每天背30个单词,数学卷子每周刷两套!”你品,这话是不是比干喊“大家加油”更有行动指南那味儿?
不过你可能会嘀咕:“搞这么多计划,万一变化比计划快咋整?”这话在理!但老话说得好,“计划赶不上变化,可不计划就得被变化赶”。我自个儿就觉得啊,陈师鞠旅就像给手机装了个充电宝——你可以不用,但不能没有。
举个反例更直观。记得去年朋友开奶茶店,脑袋一热就租店面,结果设备没到位、原料没囤够,开门三天就手忙脚乱。这事儿要让我说,缺的不就是陈师鞠旅的准备工作么?所以说啊,老祖宗的智慧还真不是盖的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,这成语虽然带点文绉绉的味道,但内核特实在。就像炒菜得先备料,打游戏得先看攻略,把准备工作做扎实了,事儿就成了大半。下次遇到大事儿,不妨试试陈师鞠旅,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