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ìng
  • yán
  • yōng
  • wé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ìng yán yōng wéi

成语解释: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。犹言口是行非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尧典》:“静言庸违,象恭滔天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静言庸違

英文翻译:Silence is contrary to commonplace

静言庸违的意思

静:1.安定不动(跟“动”相对):静止。安静。风平浪静。静静的湖水。2.没有声响:寂静。清静。傍晚,公园里很静。3.使平静或安静:静下心来。请大家静一静。4.姓。

言:1.话:言语。语言。格言。诺言。发言。有言在先。言外之意。2.说:言之有理。畅所欲言。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3.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:五言诗。万言书。全书近二十万言。4.姓。

庸:1.平凡;平庸:庸言庸行(平平常常的言行)。2.不高明;没有作为:庸人。庸医。庸庸碌碌。3.姓。4.用(多用于否定式):无庸细述。毋庸讳言。5.表示反问;岂:庸有济乎?。庸可弃乎?

违:1.不遵照;不依从:违背。违反。违法。违约。违章。阳奉阴违。2.离别:暌违。久违。

成语评论

生活中你遇到过"说一套做一套"的人吗?比如同事拍着胸脯保证"这事包在我身上",转眼却把任务推给别人。这种言行不一的情况,用成语"静言庸违"形容再合适不过。

举个职场案例:小张在部门会议上主动请缨:"这个项目我熟,三天就能出方案!"领导欣慰点头。结果第四天追问进度,他支支吾吾:"最近家里有事,可能需要再延两天..."这样的承诺像泡泡糖,刚吹起来就瘪了。

有人会问:为什么这种表面积极实则拖延的现象普遍存在?其实背后藏着两种心理:或是高估自身能力导致的过度承诺,或是刻意营造积极人设的社交表演。就像网购时的"卖家秀"和"买家秀",图片光鲜亮丽,实物可能货不对板。

周末聚餐时朋友小王说:"下周我组织大家去露营!"众人欢呼。到了约定日期,他却突然改口:"最近太忙,改下个月吧?"这种"计划永远在路上"的状态,像极了游乐场的旋转木马——看着热闹,其实原地打转。

从历史视角看,《尚书》记载的这个成语,在古代官场指官员"话说得漂亮,事办得潦草"。当代职场中,这种作风就像穿着溜冰鞋工作——表面滑动得很顺畅,实际难留下扎实的脚印。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也提醒我们要警惕语言泡沫,行动才是真正的承诺书。

个人认为,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"静言庸违"现象可能更难避免。信息洪流中,人们容易陷入"承诺快感",就像刷短视频时的即时满足。但长期来看,信誉账户的存款需要靠持续的行动来积累。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给自己装个"言行校准器",让承诺与行动保持同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