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īng lóu chǔ guǎn
成语解释:犹言秦楼楚馆。指歌舞场所。亦指妓院。
成语出处: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上:“青楼楚馆,骚人词客,杂沓其中,投赠楹联,障壁为满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歌榭妓院
繁体字形:青樓楚館
英文翻译:whorehouse
青:1.黑色:青布。青线。2.绿色(多用于植物)或蓝色(用于天空):青草。青天。3.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:踏青。看青。4.青年:老中青。5.青海的简称。
楼:1.楼房:大楼。教学楼。高楼大厦。一座楼。2.楼房的一层:一楼(平地的一层)。一口气爬上十楼。3.(楼儿)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:城楼。箭楼。钟楼。4.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:茶楼。酒楼。银楼。5.姓。
楚:1.古书上指牡荆。落叶灌木。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,鲜叶供药用。2.痛苦:苦楚。3.清晰;整齐:清楚。衣冠楚楚。4.周朝国名(?—前223)战国七雄之一。在今湖南、湖北一带。为秦所灭。5.朝代名。十国之一(907—951)。马殷建立。建都长沙,后为南唐所灭。
馆:1.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:宾馆。旅馆。2.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:使馆。领事馆。3.(馆儿)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:理发馆。照相馆。饭馆儿。4.收藏、陈列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:博物馆。天文馆。文化馆。图书馆。展览馆。体育馆。5.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:坐馆。家馆。
说到"青楼楚馆"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觉得既熟悉又陌生。它究竟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?为什么这类词语能流传至今?让我们通过具体例子来一探究竟。
比如在历史小说中,作者这样描写:"夜幕下的秦淮河畔,青楼楚馆的灯火倒映在水面,丝竹声里裹着说不尽的人情世故。"这里的成语不仅勾勒出繁华夜景,更暗示着复杂的人际往来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场所不只是风月之地,更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社交场所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类成语吗?在描写某条酒吧街的报道中,记者写道:"霓虹闪烁的街道上,新时代的'青楼楚馆'以网红酒馆的形式重生,承载着都市人的寂寞与狂欢。"这个例子说明,传统文化符号经过转化,仍能准确捕捉现代社会的某种生存状态。
从个人观察来看,这类成语的价值在于其文化穿透力。当我参观某古镇修复的戏楼时,导游这样解说:"这座建筑当年既是戏曲舞台,也是地方乡绅议事的'青楼楚馆'"。这种多重功能的揭示,打破了我们对历史场所的刻板认知。
再比如在讨论网络直播现象时,有学者指出:"手机屏幕里的虚拟直播间,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青楼楚馆?"这种跨时空的类比,既保留成语的隐喻力量,又赋予其新的阐释空间。可见语言的生命力,正在于不断适应新的表达需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使用这类成语时要避免脸谱化认知。某博物馆的展签这样写道:"青楼楚馆不仅是风月场,更是古代女性展现才艺、获取经济自主的重要空间。"这种多维度的解读,帮助我们跳脱非黑即白的传统叙事框架。
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,每个时代的浪花都会在河床留下印记。"青楼楚馆"从具体建筑演变为文化符号的过程,恰似一面棱镜,折射着社会观念的光谱变迁。当我们下次使用这类成语时,或许可以多问一句:这个词背后,还藏着哪些未被讲述的故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