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iāo chóng zhuàn kè
成语解释:虫书、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,西汉时蒙童所习。因以“雕虫篆刻”喻词章小技。
成语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。童子雕虫篆刻。’俄而曰;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按,“虫”指虫书,“刻”指刻符,各为一种字体。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
繁体字形:鵰蟲篆刻
英文翻译:ability in petty things
雕:1.在竹木、玉石、金属等上面刻画:雕版。雕漆。雕花。雕塑。2.指雕刻艺术或雕刻作品:石雕。玉雕。浮雕。3.有彩画装饰的:雕梁画栋。4.姓。5.鸟,嘴呈钩状,视力很强,腿部有羽毛,是猛禽。种类较多,如金雕、海雕等。
虫:比喻具有某种特点的人(多含轻蔑意):书虫。网虫。可怜虫。应声虫。糊涂虫。
篆:1.汉字形体的一种:篆书。篆体。大篆。小篆。真草隶篆。2.写篆书:篆额(用篆字写在碑额上)。3.指印章。
刻:1.雕刻:刻图章。2.计算时间的单位。用钟表计时,十五分钟为一刻。古代用漏壶记时,一昼夜共一百刻。3.时间:即刻。立刻。4.形容程度深:深刻。刻苦。5.刻薄:尖刻。苛刻。6.同“克”。
哎,你听说过“雕虫篆刻”这个成语吗?说白了,它原本是指古代那些刻印章、写篆书的“技术活”,后来被用来形容“花里胡哨但没啥实际用处”的事情。举个例子,小明为了PPT里的动画特效折腾了一整天,结果老板只说了一句:“别搞这些雕虫篆刻了,内容才是重点!”——你看,这就是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啊!
等等,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在批评别人?那可不一定!比如小红的手账本上贴满了精致的手绘贴纸,朋友吐槽她“太雕虫篆刻”,她却理直气壮:“生活需要仪式感嘛!”你品,你细品,这里头是不是藏着点“小确幸”的哲学?
有人可能要问:那这成语和“华而不实”有啥区别?嘿,问得好!其实“雕虫篆刻”更强调“费劲搞细节但没抓住重点”,就像有人给外卖盒饭摆盘三小时,结果饭都凉透了。不过依我看啊,现在这个看脸的时代,有时候“雕虫篆刻”反而能让人眼前一亮——比如奶茶店的网红包装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
不过话说回来,老祖宗留下这个成语可不是让人完全否定细节的。关键得看场合对不对?就像我二叔修老家具,雕个花纹能多卖两千块,这时候“雕虫篆刻”就成了核心竞争力。所以啊,别一听这成语就急着否定,得学学川菜里的雕花萝卜——既是装饰又能吃,这才叫高手!
最后提个醒,用这个成语可得注意语气。要是同事通宵做了个炫酷的数据可视化,你说人家“雕虫篆刻”,估计得挨白眼。但要是用在自嘲就挺合适:“我这手机贴钻算不算新时代雕虫篆刻?”保准能把人逗乐。说到底,语言就像瑞士军刀,得看你怎么使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