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uí shēng fèi yǐng
成语解释:比喻一经他人唆使,便不分是非曲直,对人大加攻击。
成语出处:汉 王符《潜夫论 贤难》:“谚曰: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随聲吠影
英文翻译:To bark and shadow
随:1.跟着:随从。随员。随葬。随即(立刻)。随行(xíng)。随身。随喜。随波逐流。随行(hāng)就市。2.顺从,任凭:随意。随口。随宜。随和。随俗。随笔。随遇而安。3.顺便,就着:随带。随手关门。4.像:他长得随他父亲。5.姓。
声: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吠:(狗)叫:狂吠。鸡鸣犬吠。
影:1.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,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:人影。花影。倒影。幻影。影壁。影响。影射(借甲指乙,或暗指某人其事)。无影无踪。影影绰绰(模模糊糊,不真切)。捕风捉影。含沙射影(喻暗地里诽谤中伤)。2.形象:摄影(照相)。留影。剪影。影印。影像。3.描摹:影写。影抄。影宋本。4.指“电影”:影评。影院。影片。影视(电影和电视)。影坛。
什么是“随声吠影”?想象这样一个场景:小区里突然有人说“昨晚有野狗窜进来”,第二天就有邻居在群里发“我家监控拍到黑影”,结果最后发现只是风吹倒了晾衣架。这种未经验证就盲目附和的现象,正是这个成语的生动写照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状态?举个职场例子:新同事刚入职时,听到老员工抱怨“加班是常态”,即便自己还没经历过加班,也跟着在会议上说“确实需要改善工作节奏”。表面看似融入集体,实则丧失了观察与判断的主动权。
这个成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?本质上揭示的是信息传播中的羊群效应。就像直播带货时,某些观众看到弹幕刷“质量超好”就冲动下单,事后才发现商品与描述不符。这种思维惰性不仅影响判断力,更可能造成实际损失。
有趣的是,这种现象在数字时代反而被放大。当热搜榜出现某明星“疑似恋情”的词条,即便只有模糊的街拍图,各类自媒体也会迅速产出分析视频。这让我联想到: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,保持清醒的求证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。
个人认为,成语的警示意义不在于否定从众行为本身,而是提醒我们在接收信息时留出缓冲带。就像品茶时要先观色闻香,面对传闻不妨多问几句“证据在哪里”“逻辑是否自洽”。这种思考习惯,或许能让我们在喧嚣中守住判断力的锚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