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uí rén fǔ yǎng
成语解释:谓随波逐流,从俗浮沉。
成语出处:清·包世臣《再与杨季子书》:“侯朝宗随人俯仰,致近徘优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有主见
繁体字形:随人頫仰
英文翻译:be at sb . ' s beck and call
随:1.跟着:随从。随员。随葬。随即(立刻)。随行(xíng)。随身。随喜。随波逐流。随行(hāng)就市。2.顺从,任凭:随意。随口。随宜。随和。随俗。随笔。随遇而安。3.顺便,就着:随带。随手关门。4.像:他长得随他父亲。5.姓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俯:敬辞,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:俯允。
仰:[yǎng]1.脸向上,与“俯”相对:仰首。仰望。2.敬慕:久仰。敬仰。3.依赖:仰承。仰赖。仰仗。仰人鼻息。4.旧时公文用语。上行文中用在“请、祈、恳”等字之前,表示恭敬;下行文中表示命令:仰即尊照。5.服下,指服毒:仰药(服毒药自杀)。仰毒。6.姓。[áng]古同“昂”,情绪高。
“随人俯仰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拆开来看其实很好懂——它形容一个人做事没有自己的主见,完全跟着别人的节奏走。比如,同事说“今天加班吧”,你立马点头;朋友提议“周末去吃火锅”,你二话不说就同意。表面上看似随和,但时间久了,可能会让人觉得你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“随大流”的态度真的有问题吗?举个例子,小王刚入职一家公司,每次开会时,无论领导说什么他都立刻附和,甚至同事讨论午饭吃什么,他也总是跟着最强势的人选。结果呢?半年后,领导觉得他“没想法”,同事觉得他“没个性”。你看,过度随人俯仰,反而容易让自己失去存在感。
不过,这个成语是否完全代表负面呢?换个场景看。比如新手妈妈群里,新手们互相学习育儿知识,这时候“跟着有经验的人做”反而能少走弯路。这里的“随人俯仰”更像一种学习策略,关键在于是否主动选择跟随,还是被动盲从。
有意思的是,这种现象在历史中也能找到影子。商鞅变法时,秦国旧贵族中不少人嘴上喊着支持新政,实际只是看国君脸色行事。这种“假意跟随”反而比直接反对更危险,因为它掩盖了真实矛盾。这提醒我们:随人俯仰的背后,可能藏着更复杂的动机。
个人觉得,现代社会讲究合作与个性并存。偶尔的“跟随”是智慧,比如跟着导航找路;但长期“随人俯仰”就是隐患。就像学自行车,开始需要有人扶,但最终总要自己掌握平衡。如何在顺应他人与保持主见之间找到支点,或许是每个人都要修炼的功课。
最后看个反例。某创业团队初期盲目模仿行业龙头,从产品设计到宣传文案都照搬,结果市场根本不买账。负责人后来反思:“我们只顾着随人俯仰,却忘了低头看自己的路。”这句话很有意思——有时候,我们需要先看清自己的脚印,才知道该往哪儿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