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uí zhū tán què
成语解释:隋珠: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,即隋侯的明月珠。用夜明珠去弹鸟雀。比喻得不偿失。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隋侯之珠,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则其所用者重,而所要者轻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得不偿失
繁体字形:隋珠彈雀
英文翻译:make big investment for small returns
隋:[suí]1.中国朝代名:隋代。2.姓。[duò]1.古代祭祀用的残肉和残食:“既祭,则藏其隋”。2.古同“堕”,垂落。
珠:1.珠子:珠宝。夜明珠。2.(珠儿)小的球形的东西:眼珠儿。泪珠儿。水珠儿。滚珠儿。3.姓。
弹:[dàn]1.弹子:弹丸︱泥弹。2.枪弹;炮弹;炸弹。[tán]1.用手指弹击:把袖子上的土弹掉。2.用手指、器具拨弄或敲击乐器:弹吉他。弹钢琴。3.有弹力或用弹力发射:弹簧。弹射。4.抨击;检举:弹劾。讥弹。
雀:[què]鸟类的一科。体形较小,喙圆锥状。有的善鸣叫。泛指小鸟。也特指麻雀。[qiǎo]义同“雀(què)”。用于“家雀儿”“雀盲眼(夜盲)”。[qiāo]〔雀子〕雀(què)斑。
隋珠弹雀是什么意思呢?举个例子:小张用年终奖买了限量球鞋哄孩子别哭闹,结果三个月后家里堆满没拆封的鞋盒,孩子依然每天闹脾气。这个成语就像用夜明珠当弹弓打麻雀,说的其实是拿珍贵资源办琐碎事。
为什么古人要造这个成语?战国时期宋国大夫庄子观察到,有人用价值连城的隋侯珠当弹丸打鸟,既浪费宝物又达不到实际效果。这和现代人用信用卡分期买最新款手机追星,结果欠下高额利息如出一辙。
工作中也常见这种情况:项目经理把团队精英都调去开发短期盈利的小程序,反而耽误了核心产品的迭代。就像把米其林大厨派去煎鸡蛋灌饼,看似高效实则暴殄天物。
如何避免这种错误?上周邻居王阿姨的故事值得参考。她原计划花八千块报插花课缓解焦虑,后来发现小区活动室有免费手工坊,既省钱又认识新朋友。这告诉我们做决定前要像逛超市比价,先看清手里资源的真实价值。
有个现象很有趣: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更容易陷入这种误区。我的表弟曾用三个月工资买游戏装备,就为在虚拟世界当城主。其实适度娱乐没错,但关键要像做菜掌握火候,别把主食材都倒进调味碗里。
观察发现,移动支付时代这个问题更普遍。点外卖凑满减最后多花五十,为省十块停车费绕路三公里,这些日常选择都在考验我们对价值的判断力。或许可以试试“价值三问”:这件事的核心目标是什么?付出的代价是否匹配?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?
有人问这和断舍离有什么区别?隋珠弹雀更强调资源错配,而断舍离侧重物品整理。就像不能用手术刀切西瓜,虽然都是刀但使用场景不同。重要的是培养资源意识,就像园丁清楚每株植物该浇多少水。
最近看到个反例:李姐用公司培训经费学烘焙,结果做出的蛋糕既不能提升工作技能,又达不到开店水准。这提醒我们,与其盲目行动,不如先画个价值坐标轴,横轴是投入产出比,纵轴是长远影响。
或许可以这样理解:隋珠弹雀不是否定尝试新事物,而是警惕无意识的浪费。就像探险可以带指南针,但不能把整个导航站都背上。生活中真正重要的,往往是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价值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