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èn hǎi chóu shān
成语解释:忧愁如山,苦闷似海。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,象海一样深,无法排遣。
成语出处:元 施惠《幽闺记 三十二缨闺拜月》:“听说罢姓名家乡,这情苦意切,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,不由人不泪珠流血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悶海愁山
英文翻译:Melancholy sea and mountain
闷:[mèn]密闭;不透气:闷葫芦。闷子车。[mēn]1.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:闷热。打开窗户吧,房里太闷了。2.使不透气:茶刚泡上,闷一会儿再喝。3.不吭声;不声张:闷头儿。闷声不响。4.声音不响亮:他说话闷声闷气的。5.在屋里呆着,不到外面去:他整天闷在家里看书。
海: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海。火海。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海碗。海量。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海枣。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海啦!6.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她丢了支笔,海找。7.毫无节制地:海吃海喝。8.姓。
愁:1.忧虑:发愁。不愁吃,不愁穿。2.忧伤的情绪:乡愁。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闷海愁山,听起来像不像被一片灰蒙蒙的雾笼罩着?这个成语形容人陷入极度的烦闷和忧愁,仿佛被困在茫茫大海与连绵高山之间。但这样的情绪,真的只是“负面包袱”吗?
举个例子:小张连着加班两周,方案反复被领导驳回,回到家又看到堆积的账单。他瘫在沙发上叹气:“这日子简直闷海愁山,什么时候是个头?”这种场景下,“闷海愁山”精准描绘了多重压力叠加的窒息感。
有人问:为什么用“海”和“山”比喻愁绪?其实答案藏在自然意象里——海的浩瀚象征问题的无尽,山的沉重代表压力的难以撼动。就像面对长期的家庭矛盾时,人会感觉“心里压着块大石头,呼吸都带着咸涩”。
但换个角度看,闷海愁山未必全是坏事。我曾经历过创业低谷期,每天睁眼就是各种难题。但正是那种“被逼到墙角”的感觉,让我不得不主动寻求突破,最终发现了新的合作模式。情绪本身不是敌人,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与之对话。
遇到类似困境怎么办?不妨试试“拆分法”。把看似庞大的烦恼拆解成具体小事:如果是工作压力,就先解决最紧急的任务;若是人际关系困扰,就从一次坦诚沟通开始。就像登山时专注脚下的台阶,总比盯着遥不可及的山顶来得实际。
现代人常说“成年人的崩溃是静音的”,但静音模式不等于孤立无援。去年社区组织的心理沙龙里,有个程序员分享道:“以前觉得诉苦是软弱,现在明白承认闷海愁山的存在,反而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。”这种转变本身,就是冲破心理围城的力量。
站在今天的视角看,我们比古人多了更多情绪调节的工具。从正念冥想APP到线上心理咨询,从运动解压到艺术疗愈,闷海愁山不再是绝境,而更像人生路上的临时路标,提醒我们该调整方向或补充能量了。下次感到被情绪淹没时,或许可以对自己说:这不过是段需要慢行的山路,转个弯就有新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