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óu shān mèn hǎi
成语解释:忧愁如山,苦闷似海。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,象海一样深,无法排遣。
成语出处: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俺又不曾弄月嘲风,怎揽这场愁山闷海。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人忧愁
繁体字形:愁山悶海
英文翻译:Gloomy mountain and sea
愁:1.忧虑:发愁。不愁吃,不愁穿。2.忧伤的情绪:乡愁。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闷:[mèn]密闭;不透气:闷葫芦。闷子车。[mēn]1.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:闷热。打开窗户吧,房里太闷了。2.使不透气:茶刚泡上,闷一会儿再喝。3.不吭声;不声张:闷头儿。闷声不响。4.声音不响亮:他说话闷声闷气的。5.在屋里呆着,不到外面去:他整天闷在家里看书。
海: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海。火海。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海碗。海量。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海枣。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海啦!6.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她丢了支笔,海找。7.毫无节制地:海吃海喝。8.姓。
哎哟喂,大家伙儿有没有听过「愁山闷海」这成语?字面意思就像眼前堆了座愁眉苦脸的山,心里还堵着一片憋屈的海,简直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!不过话说回来,这成语到底咋用才对味儿呢?咱们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
比如隔壁老王最近被裁员了,家里房贷没还完,孩子又赶上中考,他天天蹲阳台抽烟叹气。这时候你就能说:「老王这会儿真是愁山闷海啊,咱得找机会拉他喝两盅散散心。」你看,用这个词儿是不是比光说「发愁」更有画面感?
不过等等,这成语只能用在特别严重的烦心事上吗?其实不然!我二姨上周网购裙子选错尺码,退换货流程折腾三天,最后瘫在沙发上念叨:「买个衣服都能愁山闷海,我这运气也是没谁了。」您瞧,日常生活的小烦恼也能用它调侃,关键是语气得带点夸张劲儿。
说到这儿,可能有朋友要问:古人造这词儿的时候咋想的?我跟你说,咱老祖宗可太会玩比喻了!山和海都是庞然大物,拿来形容情绪就像给心里装了放大镜。不过我倒觉得,现在人用「愁山闷海」反倒能解压——把烦恼具体化了,反而容易找到解决办法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再给大家支个招,下次遇到烦心事不妨试试「拆山填海法」。比如同事小张接了个大项目,前期准备阶段天天熬夜改方案,整个人跟霜打的茄子似的。我们组长拍了拍他肩膀:「别让愁山闷海困住手脚,咱把任务拆成十个小土包,每天推平一座不就完事了?」结果你猜怎么着?这法子还真让他重拾干劲儿了。
要我说啊,「愁山闷海」就像个情绪测量仪。用这个词的时候,咱既承认了困难的存在,又暗示着问题并非不可逾越。毕竟再高的山也能翻过去,再宽的海也有船能渡嘛!下回您要是听见谁用这成语,不妨递杯热茶问问:「兄弟,你这山多高海多深?咱一起琢磨个登山筏呗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