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àn xiàn céng chū
成语解释:先后一再出现。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及其为诗,刿目鉥心,刃迎缕解,钩章棘句,掏擢胃肾,神施鬼设,间见层出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
繁体字形:閒見層出
英文翻译:From time to time
间:[jiān]1.方位词。中间:彼此间。同志之间。两国之间。2.方位词。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:田间。人间。晚间。一刹那间。3.一间屋子;房间:里间。车间。衣帽间。4.房屋的最小单位:一间卧室。三间门面。5.姓。“閒”[jiàn]1.空隙:乘间。2.嫌隙;隔阂:亲密无间。3.隔开;不连接:间隔。黑白相间。4.挑拨使人不和;离间:反间。5.拔去或锄去(多余的苗):间萝卜苗。“閒”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层:1.重叠;重复:层峦叠嶂。层出不穷。2.重叠事物的一个部分:外层。云层。3.a)用于重叠、积累的东西:五层大楼。两层玻璃窗。b)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:去了一层顾虑。还得进一层想。c)用于可以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:一层薄膜。擦掉一层灰。4.姓。
出: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“间见层出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拆开来看其实不难理解——“间”指间隔,“见”是出现,“层”代表层次,“出”则是显露。合起来就像海浪一波接一波涌来,或是舞台上不同角色轮流登场,既有节奏感又有层次感。比如:“短视频平台上,新的流行梗总是间见层出,上周还在模仿‘挖呀挖’,这周已经满屏‘恐龙扛狼’了。”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层出不穷”有什么区别?举个例子就明白了。如果说“社交媒体上的争议事件层出不穷”强调的是数量多且密集,那么“城市里的咖啡馆间见层出”则更强调不同风格、不同定位的店铺交替出现。前者像暴雨倾盆,后者更像四季轮转——既有更替感,又保留了多样性。
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语境适配性。比如描述科技发展时说:“5G应用场景间见层出,从智能家居到无人矿山,每个领域都在诞生创新方案。”这里既突出了不同领域的阶段性突破,又暗示了技术落地的层次性。但若用来形容突发事件,比如“交通事故间见层出”,就会显得不合时宜,这时候更适合用“接连不断”。
个人观察发现,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。就像逛美术馆时,前厅还在展示古典油画,转角就遇见新媒体艺术装置,这种时空交错的体验正是“间见层出”的生动写照。它提醒我们,世界不是单线程的进化,而是多维度、多频段的共生演进。
当我们在职场中看到不同代际员工的做事方式,或在菜市场发现传统摊位与网红档口比邻而居时,不妨用“间见层出”来描述这种新旧交融的状态。它既承认变化的存在,又为多样性保留了空间,这种观察视角或许能让我们对眼前的纷繁现象多一份包容与欣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