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īn zhāng zǐ shòu
成语解释:紫色印绶和金印,古丞相所用。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 舆服志》:“贵人、夫人、贵嫔是为三夫人,皆金章紫绶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高官显爵
繁体字形:金章紫綬
英文翻译:dignity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章:1.诗、文、歌曲的段落:第一章。乐章。2.章程;条目:党章。招生简章。3.条理:杂乱无章。4.图章:印章。盖章。5.佩戴在身上的标志:徽章。领章。6.古又同“嫜(zhāng)”。
紫:1.红和蓝合成的颜色:紫红。青紫。玫瑰紫。2.姓。
绶:一种丝带(旧时多作拴印或佩玉之用)。
“金章紫绶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有点高大上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它常用来形容那些地位显赫、身份尊贵的人物。比如古代官员佩戴的金色印章和紫色绶带,就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。举个例子:“他出身名门,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,金章紫绶加身,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。”这里用“金章紫绶”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功成名就的状态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成语只能用在古代场景里吗?”当然不是!虽然它源于历史,但现代人也能用它比喻那些靠实力赢得社会认可的人。比如:“她创业十年,如今公司上市,媒体称她为商界的‘金章紫绶’人物。”这样一来,成语的意境既保留了传统韵味,又贴合了现代语境。
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至今?我觉得核心在于它抓住了人们对“成功”的具象化想象——金色象征财富,紫色代表尊贵,两者结合就像给成就“贴了个可视化标签”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现在用它时更适合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,比如写人物传记或历史小说,日常聊天直接说“功成名就”可能更自然。
换个角度看,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:外在的荣誉固然耀眼,但真正的价值在于背后的努力。就像今天某些行业大咖,他们身上的“金章紫绶”不是凭空掉下来的,而是多年打拼的成果。所以当看到他人光鲜时,不妨多想想那些看不见的奋斗故事。
最后分享个小发现:很多传统文化中的颜色象征,在现代品牌设计中依然被沿用。比如奢侈品广告常用金色突显奢华,紫色营造神秘感,这种视觉语言和“金章紫绶”的意象不谋而合。或许这就是文化基因的有趣传承吧,跨越时空却始终能引发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