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īn
  • yìn
  • shò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īn yìn zǐ shòu

成语解释: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。古代相国、丞相、太尉、大司空、太傅、太师、太保、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。后代指高官显爵。
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国、丞相皆秦官,金印紫绶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指高官显爵

繁体字形:金印紫綬

英文翻译:high government posts

金印紫绶的意思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印:1.图章,戳记:印章。印玺。印记。印把子(亦喻政权)。2.痕迹:手印。指印。印子(a.痕迹;b.高利贷的一种,全称“印印钱”)。3.用油墨、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、布、器皿等材料上:印刷。排印。印制。印发(fā)。4.彼此符合:印证。心心相印。5.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:印象。6.姓。

紫:1.红和蓝合成的颜色:紫红。青紫。玫瑰紫。2.姓。

绶:一种丝带(旧时多作拴印或佩玉之用)。

成语评论

金印紫绶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?其实它和古代官员的“身份象征”有关。比如可以这样用:“古代科举考试中,许多读书人寒窗苦读,只为有朝一日能金印紫绶,光宗耀祖。”这里的“金印紫绶”就代指当大官、获高位的状态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成语现在还有用吗?”当然!虽然现代社会没有“金印紫绶”这种实物,但形容职场晋升完全适用。比如:“小王这几年从实习生做到总监,同事们笑称他这是现代版的金印紫绶。”既保留原意,又多了几分幽默感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藏着个冷知识——汉代确实存在实物。三公级别的官员会佩戴紫色绶带和金制官印,就像今天某些职业的专属徽章。不过我个人觉得,与其追求表面风光,不如像陶渊明那样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活得更通透些。
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“别看老张现在天天骑共享单车,当年他在体制内可是金印紫绶的人物。”短短一句话,既点明人物身份变化,又暗含时代变迁的感慨。这种用法是不是比直接说“他以前当过大官”更有味道?

最后留个思考题:如果穿越回古代,你会选择“金印紫绶”的仕途,还是“采菊东篱下”的闲适?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就像现代人选择事业高度还是生活自由度,全看个人取舍了。

金印紫绶的造句

  1. 造句 相国、丞相,皆秦官,金印紫绶,掌丞天子助理万机。
  2. 造句 相国奏请长清公为征北将军,假节,开府仪同三司,金印紫绶,封列侯。
  3. 造句 汉武帝始置,以霍去病为之,秩位同大将军,金印紫绶,位同三公,三国均置。
  4. 造句 建武元年,复设诸侯王金玺?绶,公、侯金印紫绶。
  5. 造句 朝廷加刘放左光禄大夫,金印紫绶,仪同三司。
  6. 造句 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,以霍去病为之,秩位同大将军,金印紫绶,位同三公,三国均置。
  7. 造句 初平元年一月中,献帝下诏,册封张良八世孙张抗为征北将军,秩两千石,假节,开府仪同三司,金印紫绶,封列侯,领幽、冀、并三州兵事。
  8. 造句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,专掌武事,地位和丞相相同,为最高的武官职位,秩俸万石,金印紫绶.
  9. 造句 及司马玮被杀,张华因首先献谋有功,拜为右光禄大夫,开府仪同三司、侍中、中书监,金印紫绶。

"金印紫绶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