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īn
  • huò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īn yù huò lù

成语解释:金玉:泛指珍宝;货赂:泛指珍宝财富。指金银美玉等贵重的珍宝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大破楚军,尽得楚国金玉货赂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金玉貨賂

英文翻译:Jinyuhuo

金玉货赂的意思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玉:1.矿物,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。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。硬度大。如白玉、墨玉、青玉、碧玉、和田玉、岫岩玉等,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。2.比喻洁白美丽:亭亭玉立。3.敬辞。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:玉体。玉成。

货:1.货币;钱:通货。2.货物;商品:百货。南货。订货。销货。货真价实。奇货可居。商店来了一批货。3.指人(骂人的话):笨货。蠢货。好吃懒做的货。4.出卖:货卖。5.姓。

赂:1.赠送财物;用财物买通别人:贿赂。2.赠送的财物;买通别人的财物。

成语评论

金玉货赂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像是和“金银财宝”有关,但它背后藏着更深的意思。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,看看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,生活中哪些场景能对上号。

举个现实中的例子: 某公司高管为了拿下项目,私下给甲方负责人送了一幅名家字画。这事被捅出来后,大家都说:“这哪是正常的商务往来?分明是金玉货赂!”这里的“金玉”代指贵重礼品,“货赂”直指贿赂行为,成语用在这儿既形象又精准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都是法治社会了,这种老掉牙的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?”其实换个角度看,现代职场中请客吃饭、赠送购物卡等行为,本质上都是“金玉货赂”的变种。就像同事老张说的:“别以为送两张电影票不算事儿,积少成多就是人情债。”

再来看个历史场景: 《资治通鉴》里记载,唐朝某地方官给京官送荔枝,快马加鞭折腾死好几匹马。司马光点评时用了句:“名为进贡,实为货赂。”你看,连史书都用这个成语来批评变相行贿,可见其生命力之强。

有人困惑:“遇到必须送礼的情况怎么办?”我的建议是把握三个原则:价值不超过一杯咖啡、不涉及核心利益、保持绝对透明。比如新人入职带盒家乡点心,这种带着温度的“小心意”就不在此列。
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像面照妖镜,能帮我们看清哪些“人情往来”已经变味。有位做审计的朋友说得妙:“真正的合作关系经得起‘不送礼’的考验。”当我们警惕“金玉货赂”思维时,其实是在守护更健康的社交生态。

下次看到包装精美的“伴手礼”,不妨多问句:“这是礼节性表达,还是裹着糖衣的炮弹?”分清楚这个界限,或许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些。毕竟,真诚的关系不需要用金玉来维系,就像好茶不需要镶金边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