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iàng
  • jīn
  • mǎ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iàng jīn mǎi fù

成语解释:汉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序:“孝武皇帝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,别在长门宫,愁闷悲思。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,天下工为文,奉黄金百斤,为相如、文君取酒,因于解悲愁之辞。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,陈皇后复得亲幸。”后以“量金买赋”谓文章价值之高。

成语出处:汉·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序:“孝武皇帝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,别在长门宫,愁闷悲思。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,天下工为文,奉黄金百斤,为相如、文君取酒,因于解悲愁之辞。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,陈皇后复得亲幸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文章值钱

繁体字形:量金買賦

英文翻译:Pay for money

量金买赋的意思

量:[liàng]1.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。如升、斗等。2.限度:胆量。力量。3.数量:降雨量。产量。4.估计;衡量:量力而行。5.哲学范畴。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、程度、速度等,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,如多少、大小、高低、轻重、快慢等。[liáng]1.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、长短或其他性质:量地。量血压。2.估计;衡量:打量。思量。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买:1.购买;拿钱换东西。与“卖”相对。2.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拉拢:收买。买通。

赋:1.(上对下)交给:赋予。2.旧时指农业税:田赋。赋税。3.征收(赋税):赋以重税。4.我国古代文体,盛行于汉魏六朝,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,通常用来写景叙事,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。5.做(诗、词):赋诗一首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“量金买赋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。其实它背后有个挺有意思的故事:汉武帝时期,陈皇后失宠后花重金请司马相如写《长门赋》,试图挽回皇帝的心。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用金子衡量价值去买一篇文章”,现在多用来形容用金钱换取才华或解决问题的急迫心态。

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:某公司新产品发布会前,老板突然发现宣传稿质量不行,连夜联系知名写手并开出三倍稿费,要求天亮前必须改好。同事私下议论:“这简直是现代版量金买赋啊!”

有人可能会问:花钱买专业服务不是很正常吗?为什么要用带贬义的成语形容?这里的关键在于“急就章”的特质——就像生病了才急着买补药,平时不注重积累,临时抱佛脚用钱开路。古代买赋是为了补救感情危机,现代企业临时买文案则是补救形象危机,本质都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手段。

个人觉得这种现象挺值得玩味。在广告行业十几年,见过太多甲方前期克扣预算,等到火烧眉毛才肯花钱救急。有次客户把50万的年度文案预算砍到15万,结果活动前三天非要我们调集全公司写手加班,最后实际支出反而超过30万。这就像平时不保养汽车,等抛锚了叫拖车的钱比保养费还贵。

换个角度想:现在知识付费平台上,花几百块就能买到行业大牛的课程,算不算新时代的“量金买赋”?我倒觉得这是积极版本——用合理价格获取他人经验,比古代只能找特定人士的局限性进步多了。关键区别在于,前者是持续的知识投资,后者是单次的危机处理。

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,真正持续成功的人或企业,往往在“买赋”和“养赋”之间找到平衡点。他们会为关键人才支付合理报酬,同时注重内部培养。就像种田既要买良种,也要自己学会耕作技术。纯粹的金钱交易或许能解燃眉之急,但培育属于自己的“创作力土壤”,才是长久之道。

最近遇到个创业者就很有意思,他每月固定拨出利润的5%,专门用于团队参加写作培训。用他的话说:“既要能花钱买好文案应急,更要让每个成员都具备基础的表达力。”这种既备灭火器又做防火设计的思路,或许才是应对现代商业挑战的更优解。

"量金买赋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