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ǔ lán xìng jìn
成语解释:阑:尽;兴:兴致,兴夸。酒宴完了,兴致也没了
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0回:“大家又与青雯谈了些海外的事情,彼酬此酢,不觉日红西斜,酒阑兴尽,诸客中有醉眠的,也有逃席的,纷纷离去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酒阑兴尽
英文翻译:The wine is not fresh
酒:1.用粮食、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,如葡萄酒、白酒等。2.(Jiǔ)姓。
阑:1.同“栏”2.同“拦”。3.将尽:岁阑。夜阑人静。4.擅自(出入):阑出。阑入。
兴:[xīng]1.兴盛;流行:复兴。新兴。现在已经不兴这种式样了。2.使盛行:大兴调查研究之风。3.开始;发动;创立:兴办。兴工。兴利除弊。百废俱兴。4.起;起来:晨兴(早晨起来)。夙兴夜寐。5.准许(多用于否定式):说话要有根据,不兴胡说。6.或许:明天他也兴来,也兴不来。7.姓。[xìng]兴致;兴趣:豪兴。助兴。败兴。雅兴。游兴。
尽:[jìn]所有的:尽数。尽人皆知。[jǐn]1.力求达到最大限度:尽早。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。尽可能地减少错误。2.(有时跟“着”连用)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,不得超过: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。3.(有时跟“着”连用)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:先尽旧衣服穿。单间房间不多,尽着女同志住。4.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,跟“最”相同:尽前头。尽北边。5.尽自:这些日子尽下雨。事情已经过去了,尽责备他也无益。
“酒阑兴尽”这个成语,第一次看到可能会有点懵——它到底想表达什么?其实拆开来看,“酒阑”指酒宴接近尾声,“兴尽”则是兴致消退,合起来就是“聚会散场后的淡淡空落感”。比如朋友生日会上大家聊得热火朝天,结果凌晨一点有人看了眼手机:“哎,明天还得上班呢。”话音刚落,热闹像被戳破的气球,突然安静下来,这就是典型的“酒阑兴尽”时刻。
有人会问:这不就是曲终人散吗?区别在哪?仔细想想,“曲终人散”侧重客观描述活动结束,而“酒阑兴尽”更强调主观情绪的变化。就像上周参加读书会,前半场大家争辩村上春树新书里的隐喻,后来话题莫名拐到育儿经,眼看着几位没孩子的朋友默默放下咖啡杯——这种因氛围走偏导致的兴致消退,用“酒阑兴尽”就特别贴切。
现代人其实常遇到这种情况。上个月参加行业交流会,前半程干货满满,到自由交流环节变成名片派发大赛。我端着半杯凉掉的拿铁站在角落,突然觉得这种场合像被嚼了半小时的口香糖,甜味散尽只剩胶着。这时候用“酒阑兴尽”描述,比直说“无聊”更有画面感。
不过换个角度看,“酒阑兴尽”未必全是消极的。去年同学聚会持续到深夜,有人提议去江边看日出。当凉风吹散酒气,看着天边泛起鱼肚白,有人忽然说:“这时候散场才够浪漫。”你看,兴致尽了未必就要垂头丧气,也可以是另类美好的开始。
说到底,这个成语像面多棱镜。既能照见宴席散去的怅然,也能折射出新旅程的微光。下次遇到类似场景,不妨把这份微妙感受收进语言锦囊,说不定能让你的表达更有余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