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xiōng
  • jiù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bì xiōng jiù jí

成语解释:避:避开;就:趋。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
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6回:“主公宜避凶就吉,不可轻举妄动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避开祸害

繁体字形:避凶就吉

英文翻译:To avoid evil is good

避凶就吉的意思

避:1.躲开;回避:退避。避而不谈。避一会儿雨。2.防止:避孕。避雷针。

凶:1.恶;残暴:凶狠。穷凶极恶。2.伤害人的行为:行凶。3.厉害:来势很凶。闹得太凶了。4.不幸;不吉利。与“吉”相对:凶多吉少。5.指收成很坏;闹饥荒:凶年。

就:1.凑近;靠近:迁就。避难就易。2.到;开始从事:就位。就业。就寝。就学。就职。3.被;受:就歼。就擒。4.完成;确定:成就。功成名就。生铁铸就的,不容易拆掉。5.趁着(当前的便利);借着(有时跟“着”字连用):就便。就近。就手儿。就着灯光看书。6.一边儿是菜蔬、果品等,一边儿是主食或酒,两者搭着吃或喝:花生仁儿就酒。7.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: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。就工作经验来说,他比别人要丰富些。8.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:我就来。您稍等一会儿,饭就好了。9.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:他十五岁就参加革命了。大风早晨就住了。10.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:想起来就说。卸下了行李,我们就到车间去了。11.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(前面常用“只要、要是、既然”等或者含有这类意思):只要用功,就能学好。他要是不来,我就去找他。谁愿意去,谁就去。12.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,次数多,能力强等:你们两个小组一共才十个人,我们一个小组就十个人。他三天才来一次,你一天就来三次。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,他一个人就把它背走了。13.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,表示容忍:大点儿就大点儿吧,买下算了。14.仅仅;只:以前就他一个人知道,现在大家都知道了。15.表示加强肯定:我就知道他会来的,今天他果然来了。我就不信我学不会。那就是他的家。幼儿园就在这个胡同里。16.表示假设的让步,跟“就是”2相同:你就送来,我也不要。

吉:1.吉利;吉祥。与“凶”相对:逢凶化吉。2.吉林的简称。

成语评论

话说回来,咱们中国人讲究“趋吉避凶”,这和“避凶就吉”简直是一对儿双胞胎!举个例子,张三原本打算投资某个高风险项目,结果听朋友说市场要崩盘,立马改投稳健型基金——这操作不就是典型的“见风使舵,择善而从”?说白了,避凶就吉可不是怂包行为,而是聪明人的生存智慧。

哎,这时候有人要问了:“避凶就吉和胆小怕事有啥区别?”好问题!你看《三国演义》里诸葛亮空城计,明明兵力空虚还敢大开城门,表面看是冒险,实则算准司马懿多疑的性格。这波操作既避开了硬碰硬的“凶”,又抓住了心理战的“吉”,和缩头乌龟完全不是一码事嘛!

话说前两天看新闻,某网红餐厅突然暂停营业做消杀。老板说:“宁可少赚一周钱,也不能让食品安全出问题。”这不就是现代版的“未雨绸缪”?要我说啊,避凶就吉的精髓在于:既要像豹子般敏锐察觉风险,又要像园丁般耐心培育机会。毕竟,好运气往往藏在提前准备里。

突然想到个反例——李四炒股总爱追涨杀跌,结果成了韭菜收割机。这哥们儿要是懂点“知难而退”的道理,说不定还能留点本钱东山再起。所以说嘛,避凶就吉这招儿,关键得用在刀刃上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最后扯点个人看法:现在年轻人总说“躺平”,其实真正的避凶就吉可比躺平高级多了。就像打游戏要会躲BOSS大招,现实里也得学会规避职场PUA、理财陷阱这些暗坑。记住喽,聪明人不是不冒险,而是懂得在风险与机遇之间跳恰恰舞!

避凶就吉的造句

  1. 造句 进化后稍许提升的智力让他懂得本能的避凶就吉,懂得了寻找稍弱的淡灰骷髅来猎杀,而不是像以前一样,一见面就扑上上去厮杀。
  2. 造句 主公宜避凶就吉,不可轻举妄动。
  3. 造句 这样,人们一看九鼎,便知当地风俗,鬼怪,以避凶就吉。
  4. 造句 道长不妨给我查查,看看我前路是否有坎坷凶险之处,趁早知道,也好避凶就吉嘛。
  5. 造句 九鼎铸成后,陈列于宫门之外,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,有哪些鬼神精怪,以避凶就吉,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,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。
  6. 造句 先天高手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对危险十分敏感,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避凶就吉,这说起来有点神奇。

"避凶就吉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