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ào
  • zhǐ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ào lù zhǐ mù

成语解释:指目:手指而目视。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,用眼看着。形容事情十分明显

成语出处:邹韬奋《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》:“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,道路指目,当非空穴来风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明摆的事

繁体字形:道路指目

英文翻译:Road Guide

道路指目的意思
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
路:1.道路:陆路。水路。大路。同路。2.路程:八千里路。路遥知马力。3.(路儿)途径;门路:生路。活路儿。4.条理:理路。思路。笔路。5.地区;方面:南路货。外路人。各路英雄。6.路线:三路进军。七路公共汽车。7.种类;等次:这一路人。哪一路病?。头路货。纸有好几路。二三路角色。8.用于队伍的行列,相当于“排”、“行”:四路纵队。9.姓。

指:1.手指头:食指。五指。屈指。首屈一指。2.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“一指”,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:下了三指雨。这双鞋大了一指。两指宽的纸条。3.(手指头、物体尖端)对着;向着:用手一指。时针正指十二点。4.(头发)直立:发指。5.指点:指导。指示。指出正确方向。有问题请您指出来。6.意思上指着:这不是指你说的,是指他的。7.指望;依靠:指靠。单指着一个人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。

目:1.眼睛:有目共睹。历历在目。2.网眼;孔:八十目筛。一方寸的网上,竟有百目之多。3.看:目为奇迹。4.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项目。细目。5.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,每一群叫一目,如鸟纲分为雁形目、鸡形目、鹤形目等,松柏纲分为银杏目、松柏目等。目以下为科。6.目录:书目。药目。剧目。7.名称:题目。名目。8.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,一个点为一目: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。9.姓。

成语评论

哎呦,说到“道路指目的”的成语啊,你别说,这玩意儿还真能唠出不少门道。比如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这种老话,乍一听像是地理课知识点,但说白了,它其实在讲“方法比困难多”的智慧。那问题来了:这些成语为啥总爱用“路”打比方?嘿,还不是因为走路这事儿人人都经历过,拿它讲道理特别接地气嘛!

举个栗子,“殊途同归”这个词儿就挺有意思。张三走山路、李四划小船,最后不都在山顶茶馆碰头了?这说明啥?目标一致的情况下,压根不用纠结谁的方法更高级。咱现代人搞项目总爱争个流程对错,要我说啊,能按时交作业的都是好学生!

不过话又说回来,有些成语容易让人犯迷糊。比如“南辕北辙”这词儿,表面看是方向搞反了,其实暗戳戳在批评“目标与行动不匹配”的憨憨行为。就像现在年轻人喊着要攒钱,结果每月工资全砸盲盒上——这不典型的车往南开、心向北漂嘛!
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。您发现没?这类成语基本都带着点“过程包容性”。它们不限定你必须走直线、迈正步,反而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。这跟咱老祖宗“和而不同”的哲学思想简直一脉相承,您说是这个理儿不?

个人觉着吧,这些成语搁现在职场照样好使。比如开会时有人非说“只有PPT才能汇报工作”,咱就可以甩出“车到山前必有路”——用思维导图、短视频照样能把事说清楚。关键是要把注意力放在“解决问题”这个靶心上,至于用啥箭,那还不是看个人顺手嘛!

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:活学活用这些成语时,可得注意时代背景变化。古代说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”是真理,但现在要是真徒步走万里,估计还没出省就得先叫救护车。所以说啊,老话新用才是真本事,您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么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