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o tīng ěr shí
成语解释: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,盲目轻信。
成语出处: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下》:“村学究道听耳食,窃一言以诧新奇,此等之论是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道聽耳食
英文翻译:Listen to the truth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听:1.用耳朵接受声音:听广播。2.服从;接受;照办:一切行动听指挥。不听劝告。3.任凭:听其自然。4.判断;治理:垂帘听政。5.英语音译词。金属制的密封罐、筒等。也用作量词:听装香烟。一听啤酒。
耳:1.耳朵:耳聋眼花。耳闻目睹。2.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3.位置在两旁的:耳房。耳门。4.姓。5.而已;罢了:想当然耳。技止此耳。
食:[shí]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哎哟喂,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比如隔壁老王神秘兮兮地说:“听说城东那家包子铺用的肉有问题!”结果你一查发现人家用的都是正规渠道的货源。这可不就是典型的道听耳食嘛!说白了就是听到啥就信啥,连灶台都没摸过就敢说人家锅里有蟑螂。
等等,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啊?咱得掰扯清楚。其实道听耳食就是形容那些不过脑子就相信流言蜚语的人,就像路边摊买个煎饼还要打听老板祖上三代似的。你想想看,要是每个人都把听来的闲话当圣旨,那朋友圈不得天天上演《甄嬛传》啊?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上周我表妹神神叨叨跟我说:“哥,听说喝隔夜茶会得癌!”结果我查了资料发现,只要保存得当根本没事。这不就是典型的道听耳食作祟么?现在有些养生谣言啊,传得比5G信号还快。
话说回来,为啥大伙儿容易掉进这个坑呢?依我看呐,现在信息爆炸得跟烟花似的,好多人早就养成“拿来主义”的习惯。就像刷短视频似的,手指一划就信了,连查证都嫌费流量。不过咱也得摸着良心说句公道话——有些谣言包装得跟真的一样,确实防不胜防。
要我说,对付道听耳食这毛病就得像吃火锅挑菜,得在信息汤锅里捞干货。下次再听到什么劲爆消息,先别急着转发,像查快递单号那样多查几个靠谱渠道。毕竟咱的脑子又不是废品回收站,不能啥乱七八糟的都往里装不是?
最后唠叨一句,在这个真真假假满天飞的时代,保持点怀疑精神就跟戴口罩防雾霾一样重要。记住了啊,谣言止于智者,智慧始于求证。别让那些道听耳食的破事儿,耽误咱享受生活的正经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