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éng jūn zhī è
成语解释: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,引他去干坏事。
成语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长君之恶其罪小,逢君之恶其罪大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迎合昏庸的执政者
繁体字形:逢君之惡
英文翻译:The evil of the king
逢:1.遇到;遇见:相逢。逢场作戏。千载难逢。每逢佳节倍思亲。2.姓。
君:1.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。2.敬辞。称对方:汪君。诸君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恶:[è]恶劣;坏:恶习。恶意。[wù]讨厌;憎恨(跟“好”hào相对):好恶。深恶痛绝。[ě]1.[恶心](ě·xin)2.有要呕吐的感觉:胃里不舒服,一阵一阵地恶。3.厌恶;令人厌恶:这种丑事,让人恶。你别在这儿恶我了。4.揭人短处,使难堪:他太抠门儿,得找个机会恶恶他。[wū]1.同“乌2”。2.表示惊讶:恶,是何言也(啊,这是什么话)!
哎呦喂,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成语「逢君之恶」,你听说过没?说白了,这词儿有点古风,但搁现在也能用得上。举个例子啊,比如老张在公司里,老板一拍脑袋说要搞个「全员加班到凌晨」的馊主意,结果老张不仅不反对,还竖起大拇指喊「老板英明!这方案绝对能提升团队凝聚力!」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「逢君之恶」嘛!
等等,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啊?核心问题来了:「逢君之恶」是夸人还是骂人? 其实啊,它字面意思是「迎合君主的错误行为」,出自《孟子》,专门形容那些为了讨好领导,连明显不靠谱的事儿都跟着摇旗呐喊的主儿。你品,你细品,是不是和职场里某些「马屁精」的嘴脸对上了?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比如你和朋友逛街,她试了条荧光绿的裤子,明明丑到辣眼睛,你还疯狂夸「这颜色显白又时髦!」——虽然没到「君主」的级别,但这种无脑附和也算「逢君之恶」的缩小版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偶尔说点善意的谎言,倒也不算大问题,对吧?
这里头藏了个有趣的矛盾点:「逢迎」和「真诚」到底咋平衡? 我个人觉得吧,关键看动机。要是为了团队和谐或者照顾别人感受,适度妥协无可厚非;但要是明知对方犯错还火上浇油,那可真是「助纣为虐」了。就像电视剧里那些怂恿皇帝炼丹求长生的奸臣,活脱脱的历史反面教材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,咱们现代人虽然不用面对「君主」,但生活里处处都有「逢君之恶」的影子。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先深呼吸问自己:「这事儿真的对吗?还是单纯在讨好别人?」 保持点独立思考的能力,总比当个应声虫强多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