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
成语解释:逢:遇见。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,与公子携手下船,正是:逢人且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
繁体字形:逢人且説三分話
英文翻译:Meet people and say three things
逢:1.遇到;遇见:相逢。逢场作戏。千载难逢。每逢佳节倍思亲。2.姓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且:[qiě]1.副词。1.暂且;姑且:你且等一等。2.〈方〉表示经久:这枝笔且使呢。2.文言副词。尚且,与“况”呼应:君且如此,况他人乎。3.文言连词。且…且…(边这样边那样):且谈且走。4.连词。并且;而且:水流既深且急。[jū]文言助词。相当于“啊”“呀”:狂童之狂也且。
说:[shuō]1.用话来表达意思:我不会唱歌,只说了个笑话。2.解释:一说就明白。3.言论;主张:学说。著书立说。有此一说。4.责备;批评:挨说了。爸爸说了他几句。5.指说合;介绍:说婆家。6.意思上指:他这番话是说谁呢?[yuè]同“悦”。[shuì]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:游说。
三: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多数或多次:三思。三缄其口。3.姓。
分:[fēn]1.区划开:分开。划分。分野(划分的范围)。分界。分明。条分缕析。分解。2.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:分发。分忧。分心劳神。3.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:分会。分行(háng)。4.散,离:分裂。分离。分别。分崩离析。分门别类。5.辨别:区分。分析。6.区划而成的部分:二分之一。7.一半:人生百年,昼夜各分。春分。秋分。[fèn]1.名位、职责、权利的限度:分所当然。身分。分内。恰如其分。安分守己。2.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:成分。天分(天资)。情分(情谊)。3.料想:“自分已死久矣”。4.同“份”,属于一定的阶层、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:知识分子。
话:1.说出来的能够表达思想的声音,或者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:讲话。会话。土话。这两句话说得不妥当。2.说;谈:话别。话家常。茶话会。
提到“逢人且说三分话”,许多人会疑惑:这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?简单来说,它提醒人们说话要留有余地,别一股脑儿把心里话全倒出来。比如职场新人小张,第一次参加部门会议时,同事问他“你觉得王总的方案怎么样?”小张虽然觉得方案漏洞百出,但只是委婉地说:“执行细节可能需要再推敲。”既避免了直接批评领导,又点出了问题,这就是典型的“说三分话”场景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要藏着掖着?难道真诚不重要吗?其实关键在于“场合”。比如朋友聚会时,小李被问到家庭矛盾,他笑了笑说“最近大家都挺忙的”,既保护了隐私,又绕开了尴尬话题。这种选择性表达不是虚伪,而是维护关系的润滑剂——毕竟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开诚布公。
但凡事过犹不及。隔壁邻居老陈逢人就抱怨物业问题,结果被贴上“负能量”标签。这说明“说三分话”不等于永远模棱两可,而是要在真诚与分寸之间找平衡。就像同事间讨论敏感话题,小王用“这个建议挺有意思,不过可能需要更多数据支撑”代替直接否定,既表达了观点,又留出了讨论空间。
从个人经历看,我发现这个智慧在现代社会反而更显重要。信息爆炸时代,人们往往急于表达而忽略倾听。有次参加行业论坛,当被问及竞争对手产品时,我用“他们的市场策略很有特点”替代尖锐评论,既守住了职业底线,又展现了专业风度。这种“有所保留的真诚”,其实是成年人的必修课。
值得思考的是,如何在保护自己与建立信任间找到支点?观察发现,高情商者往往在关键问题上坦率,在无关细节上保留。就像谈判专家处理纠纷时,既不会全盘接受对方要求,也不会彻底否定,而是通过逐步释放信息达成共识。这种沟通艺术,或许正是“逢人且说三分话”的现代演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