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ōng shí dá wù
成语解释:谓了解客观形势。
成语出处:清·陈确《答沈朗思书》:“而通时达务之士,则又群相惊惧危恐,蓄缩而莫取出一言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通時達務
英文翻译:understanding
通:[tōng]1.没有堵塞,可以穿过:管子是通的。山洞快要打通了。这个主意行得通。2.用工具戳,使不堵塞:用通条通炉子。3.有路达到:四通八达。火车直通北京。4.连接;相来往:沟通。串通。私通。通商。互通有无。5.传达;使知道:通知。通报。通个电话。6.了解;懂得:通晓。精通业务。粗通文墨。不通人情。他通三国文字。7.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:日本通。万事通。8.通顺:文章写得不通。9.普通;一般:通常。通病。通例。通称。10.姓。[tòng]用于动作:打了三通鼓。挨了一通儿说。
时:1.时间(对空间而言):时空观念。2.时代;时候:古时。唐时。战时。3.时间单位。旧指时辰,现指小时,即一日(一个昼夜)的二十四分之一。4.指规定的时间:按时上班。过时作废。5.季节:四时如春。6.现在的;当时的:时事。时兴。7.时俗;时尚:入时。8.副词。时常:时时。时有错误。9.有时候:时阴时晴。10.时机:不误农时。
达:1.通;到。例:四通八达。抵达。2.对事理认识得透彻:通达事理。3.达到;实现:目的已达。达成协议。4.告知;表达:转达。传达。5.指得到显要的地位:显达。
务:1.事情:事务。任务。公务。2.从事;致力:务农。好高务远。3.旧时收税的关卡(今只用于地名):曹家务(在河北)。商酒务(在河南)。4.务必:务须。除恶务尽。务请按时参加。5.姓。
什么是“通时达务”?简单说,就是既懂时代趋势,又能灵活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。比如一个创业团队发现传统广告效果下降,立刻转向短视频平台推广,结果用户量翻倍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通时达务”。
有人问:这种能力只适合商业领域吗?其实不然。去年我邻居张阿姨发现社区老人买菜难,主动建微信群帮大家团购,既方便了邻居,自己还赚到跑腿费。你看,普通人只要留心观察,照样能在生活中通时达务。
为什么有些企业明明有实力却发展不顺?可能就卡在“知时而不达务”。就像前些年的某连锁书店,虽然知道实体书受冲击,但转型时硬要搞会员高价制,反而流失老客户。可见光看清趋势不够,还得找到接地气的解决方案。
个人认为,通时达务的本质是动态平衡的艺术。就像开车时既要看导航(把握方向),又要根据实时路况调整车速(处理细节)。最近帮朋友改造旧房,原计划做日式风格,施工中发现房梁结构特殊,当即改成了工业风,反而成就独特设计,这就是灵活应变的力量。
如何培养这种能力?不妨试试“望远镜+显微镜”法:每周抽半小时了解行业新动向(望远镜视角),每天记录三个工作细节的优化可能(显微镜视角)。坚持三个月,你会发现应对变化时明显更从容。记住,适应力就像肌肉,越锻炼越强壮。
最后看个历史案例:晚清商人胡雪岩既利用漕运体系积累财富(通时),又在战乱时组织民团保护商路(达务)。这种在变局中开新局的本事,放在今天依然值得借鉴。时代永远在变,但主动拥抱变化的人,总能找到自己的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