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í
  • shí
  • bi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í shí dá biàn

成语解释:认清时势,通达权变。

成语出处: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·汉儿字圣旨》:“若蒙圣慈,特发使命,宣示德音,开其生路,彼亦识时达变之士也,宁不以数万生灵为念乎!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认清时势

繁体字形:識時達變

英文翻译:understanding

识时达变的意思

识:[shí]1.认得:识字。相识。2.知识:常识。学识。3.见解;辨别力:很有见识。远见卓识。[zhì]1.记住:博闻强识。2.标志;记号:款识。

时:1.时间(对空间而言):时空观念。2.时代;时候:古时。唐时。战时。3.时间单位。旧指时辰,现指小时,即一日(一个昼夜)的二十四分之一。4.指规定的时间:按时上班。过时作废。5.季节:四时如春。6.现在的;当时的:时事。时兴。7.时俗;时尚:入时。8.副词。时常:时时。时有错误。9.有时候:时阴时晴。10.时机:不误农时。

达:1.通;到。例:四通八达。抵达。2.对事理认识得透彻:通达事理。3.达到;实现:目的已达。达成协议。4.告知;表达:转达。传达。5.指得到显要的地位:显达。

变:1.和原来不同;变化;改变:情况变了。变了样儿。2.改变(性质、状态);变成:沙漠变良田。后进变先进。3.使改变:变废为宝。变农业国为工业国。4.能变化的;已变化的:变数。变态。5.变卖:变产。6.变通:通权达变。7.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:事变。变乱。8.指变文:目连变。9.姓。

成语评论

什么是“识时达变”?简单来说,就是看清形势、灵活应对。比如战国时期,商鞅看到秦国积弱,果断推行变法,废除世袭旧制、奖励耕战,最终让秦国崛起。这背后有个核心问题:为什么有些人能敏锐抓住变化的契机?答案或许在于观察与勇气的结合——既要有分析趋势的眼光,也要有打破常规的胆量。

现代职场中,识时达变同样重要。某家电企业曾以线下门店为主战场,但当网购成为主流,管理层迅速组建直播团队,将产品展示搬到线上。结果呢?季度销量逆势增长15%。这引发思考:坚持传统和拥抱变化是否矛盾?其实不然。就像河流改道时,树木会顺着水流方向生长根系,真正的智慧在于“顺势而为”,而非盲目对抗环境。

生活中也不乏鲜活案例。小王计划周末郊游,却遇上台风预警,他立刻改为室内攀岩馆聚会,朋友们反而觉得新鲜有趣。这带出另一个维度:识时达变不仅是应对危机,更是化被动为主动的艺术。就像下棋时对方突然变招,高手会把这视为打开新局面的机会。

有人担心,适应变化是否意味着失去自我?我的观察是:保持核心价值与调整方法并不冲突。就像竹子能在风中弯曲而不折断,关键在于找到“变与不变”的平衡点。真正的识时达变者,往往在坚守初心的前提下,灵活选择实现目标的路径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提升。定期关注行业动态、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,甚至玩策略类游戏,都能增强对变化的敏感度。就像航海者观察星象,我们也能通过积累经验,逐渐读懂时代浪潮的涌动方向。

当新技术重塑世界格局时,那些既懂传统行业本质、又敢尝试新工具的人,往往成为破局者。这或许揭示了识时达变的终极价值——它不是随波逐流,而是主动在变化的海洋中掌舵,朝着更理想的彼岸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