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àn
  • zhī
  • zu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bū màn zhī zuì

成语解释:不遵守法令的罪过。宋·王安石《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》:“臣之区区,辞说已穷,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,非特欲守前言之信,亦不敢上累朝廷。”

成语出处:宋·王安石《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》:“臣之区区,辞说已穷,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,非特欲守前言之信,亦不敢上累朝廷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罪过

繁体字形:逋慢之辠

英文翻译:be guilty of not observing the laws and decrees

逋慢之罪的意思

逋:1.逃亡:逋逃。2.拖欠:逋欠。

慢:1.速度低;走路、做事等费的时间长(跟“快”相对):慢车。慢走。慢手慢脚。你走慢一点儿,等着他。2.从缓:且慢。慢点儿告诉他,等两天再说。3.莫;不要:慢道。慢说。4.姓。5.态度冷淡,没有礼貌:傲慢。怠慢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罪:1.犯法的行为:罪大恶极。立功赎罪。2.过失:不应归罪于人。3.依法给予的刑罚;惩处:判罪。待罪。4.苦难;痛苦:受罪。

成语评论

嘿,各位看官,今天咱们来唠唠“逋慢之罪”这个成语。啥叫逋慢之罪?说白了就是拖着不办事儿,结果捅了娄子。举个栗子啊,老张明明该在月底交报告,结果天天刷短视频摸鱼,最后项目黄了还被老板约谈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逋慢之罪”么?

等等,这成语和普通拖延症有啥区别?问得好!重点在“罪”这个字上,说明这事儿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。比如小王拖着不还信用卡,结果征信黑名单了,这才算逋慢之罪;要是你只是晚两天洗衣服,顶多算个拖延,够不上“罪”的级别。

说到这儿,我发现现在年轻人特容易中招。手机一刷俩小时就没了,重要事儿全堆到DDL前夜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个人。现代社会诱惑太多,各种APP都在抢注意力,保持专注确实需要点真功夫。

那咋破这个局呢?我觉着可以试试“切香肠战术”。比如要写毕业论文,别想着三天憋出两万字,每天早起先写500字,就跟吃香肠似的一小段一小段啃。亲测有效,至少能避免最后关头被导师连环夺命call。

不过话说回来,有些事儿拖着拖着反而有转机。像去年我表弟拖着没买房,结果赶上利率下调省了十几万。所以说啊,逋慢之罪这事儿得看具体情况,关键是要分得清啥事能拖、啥事拖不得。就像老话说的,好钢得用在刀刃上。

最后给大伙提个醒,拖延这事儿就跟吃炸鸡似的——偶尔放纵可以,天天这么干准出问题。下次你准备躺平的时候,不妨想想“逋慢之罪”四个大字,保准能激灵一下从床上弹起来。毕竟,咱们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