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án mián qǐ fú
成语解释:连绵:连续不断的样子;起伏:高低不平。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。
成语出处:孙荪《云赋》:“连绵起伏的云宛如浮动在海上的冰山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
繁体字形:連綿起伏
英文翻译:rolling
连:1.连接:心连心。骨肉相连。天连水,水连天。藕断丝连。这两句话连不起来。2.连续;接续:连演一个多月。连打几枪。3.包括在内:连我三个人。连皮三十斤。连根拔。4.军队的编制单位,隶属于营,下辖若干排。5.姓。6.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(下文多有“也、都”等跟它呼应),含有“甚而至于”的意思:连爷爷都笑了。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。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?。连下棋也不会。连一天都没休息。
绵:1.丝绵。2.柔软:绵软。3.单薄:绵力。绵薄。4.连续不断:绵延。
起:1.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:起来。起立。起床。早睡早起。2.离开原来的位置:起身。起飞。3.物体由下往上升:皮球不起了。4.长出(疱、疙瘩、痱子):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。5.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:起货。起钉子。6.发生:起风了。起疑心。起作用。7.发动;兴起:起兵。起事。8.拟写:起稿子。起草。9.建立:起伙。起会。白手起家。平地起高楼。10.姓。11.件;次: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。防止了一起事故。12.群;批:外面进来一起人。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:乐队奏起迎宾曲。会场响起热烈掌声。14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:他多次问起过你。想起一件事。
伏: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伏案。伏在桌子上。2.低下去:起伏。此起彼伏。3.隐藏:潜伏。伏击。昼伏夜出。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伏。初伏。三伏天。每伏十天。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伏诛。6.使屈服;降伏:降龙伏虎。7.姓。8.伏特的简称。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,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。
连绵起伏,这四个字听起来就自带画面感。比如站在山顶远眺,看到群山像波浪一样层层叠叠延伸到天边,这时候脱口而出“这山真是连绵起伏啊”——既准确又生动。但除了自然景观,这个成语还能用在哪儿?
最近朋友创业失败,他说:“这几年市场行情就像心电图,起起落落没个完。”我立刻想到“连绵起伏”这个成语。经济周期、人际关系甚至个人情绪,不都是高低交错的状态吗?这种比喻让抽象概念瞬间有了具象感。
有人问:用这个成语会不会太文绉绉?其实日常对话也能自然融入。上周陪孩子看动画片,主角翻越布满沙丘的沙漠,小朋友兴奋地说“沙丘像大馒头一样连绵起伏”,你看,连孩子都能抓住精髓。关键是找到事物那种连续波动、高低交替的特征。
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需要长期坚持的事。比如学外语,前两天背单词顺风顺水,这周突然遇到瓶颈期,下周可能又豁然开朗。这种学习曲线用“连绵起伏”来形容,比平铺直叙更有感染力,还能传递“低谷之后必有高峰”的积极暗示。
现代人常说生活节奏快压力大,换个角度看,忙碌和闲暇不也构成连绵起伏的韵律吗?上周连续加班后迎来双休日,这种张弛有度的状态反而让人保持活力。就像心电图必须有波动才是活着,完全平直的线反而意味着危机。
下次看见晨雾中若隐若现的远山,或是股票走势图上跳动的曲线,不妨试试用“连绵起伏”来描述。这个成语就像个多面镜,既能照见自然界的鬼斧神工,也能映出人生的千姿百态。重要的是在起伏中找到自己的节奏,毕竟没有永远的顶峰,也没有永恒的谷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