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ào
  • duǎn
  • chá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ào duǎn bǐ cháng

成语解释:见“较短量长”。

成语出处:清·陈天华《猛回头》:“看近来,西洋人,到了极步,这是我,毫未曾,较短比长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比较

繁体字形:較短比長

英文翻译:Short to long

较短比长的意思

较:1.比较(高低大小等):较量。较劲儿。2.用于比较性状、程度:产量较去年有显著增加。3.表示具有一定程度:用较少的钱,办较多的事。4.计较:锱铢必较。5.明显:彰明较著。二者较然不同。

短:1.两端之间的距离小(跟“长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短刀。裤子裁短了。b)指时间:短期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缺少;欠:理短。缺斤短两。别人都来了,就短他一个人了。短你三块钱。3.缺点:取长补短。说长道短。揭短儿。护短。

比:1.比较;较量:比干劲。学先进,比先进。2.能够相比:近邻比亲。坚比金石。演讲不比自言自语。3.比画:连说带比。4.对着;向着:别拿枪比着人,小心走火。5.仿照:比着葫芦画瓢(比喻模仿着做事)。6.比方;比喻: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。7.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,叫做它们的比,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: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。8.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: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。9.a)“一”加量词在“比”的前后重复,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: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。b)比较高下的时候用“比”,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“跟”或“同”。10.姓。11.紧靠;挨着:比肩。鳞次栉比。12.依附;勾结:朋比为奸。13.近来:比来。14.等到:比及。
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
成语评论

成语里藏着不少“以小博大”的智慧。比如“扬长避短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发挥优势、避开短板,但仔细想想,它其实暗示了“短处不必强行变长”——就像打扑克时,与其纠结手里的烂牌,不如把好牌打到极致。

为什么说“短”和“长”要放在一起比较?古人造词时常玩对比游戏。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”就特别典型:量布用尺子,修手表靠寸镜,工具的长短取决于使用场景。这让我想到现在职场中的跨界人才,可能编程不如工程师,沟通不如销售,但能把两方资源串联起来,反而成了不可替代的角色。

有次见邻居阿姨教孙子下棋,孩子抱怨棋子走不远,她说了句“宁吃鲜桃一口,不要烂杏一筐”。这话糙理不糙,与其在劣势领域耗时间,不如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。就像我写代码总被同事吐槽界面丑,现在干脆专心做后台逻辑,反倒成了团队的技术担当。

有个误区要注意:扬长避短不是逃避短板。就像“瘸子里拔将军”这种说法,重点在于在特定环境下转化劣势。去年公司年会,五音不全的财务总监主动报名演哑剧,结果拿了最佳创意奖。这比硬着头皮唱歌聪明多了,观众也不用遭罪。

这些成语放在今天依然鲜活。短视频时代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:有些博主普通话都不标准,但靠着精准的选题策划照样百万粉丝。这大概就是现代版的“寸长胜尺短”——观众要的是信息增量,不是播音腔。换个角度看,所谓的“短处”反而成了记忆点。

说到底,长短本是相对概念。就像登山时的手杖,平地上是累赘,悬崖边是救星。与其纠结自己哪里不够长,不如带着工具箱思维做事:把每个特点放在合适的坐标系里,短处也能变成特色标签。毕竟,圆凿方枘的故事早就告诉我们——匹配比长短更重要。

"较短比长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