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īng cái zhàng yì
成语解释:犹轻财重义。
成语出处:清·姜振名《永庆升平前传》第三回:“父母双亡,轻财仗义,颇有孟尝君好友之名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很大方
繁体字形:輕財仗義
英文翻译:disburse money in public cause
轻:1.重量小;负载力小。与“重”相对:轻如鸿毛。轻装。2.数量少;程度浅:年轻。轻伤不下火线。3.不用猛力:轻拿轻放。4.不重要:责任轻。5.不重视;不认真:轻视。轻率。6.不严肃:轻薄。7.轻松:轻音乐。
财:1.钱和物资的总称:财产。财物。理财。2.姓。
仗:1.兵器的总称:仪仗。明火执仗。2.拿着(兵器):仗剑。3.凭借;倚仗:狗仗人势。他仗着自己老子的势力欺负人。4.指战争或战斗:胜仗。败仗。这一仗打得真漂亮。打好春耕生产这一仗。
义:1.公正合宜的道理;正义:道义。大义灭亲。义不容辞。2.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义举。义演。3.情谊:情义。忘恩负义。4.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:义父。义女。5.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部分):义齿。义肢。6.姓。7.意义;道理:字义。定义。微言大义。
什么是“轻财仗义”?简单说,就是看人比钱重,讲道义胜过算利益。比如朋友借钱应急,二话不说先帮忙,事后也不催着还,这种“钱可以再赚,情分不能丢”的态度,就是典型的轻财仗义。
有人问:“轻财仗义的人会不会吃亏?”举个现实例子:老张开了家小吃店,疫情期间主动给医护人员免费送餐。虽然亏了成本,但后来街坊邻居都成了他的铁杆顾客。你看,看似“吃亏”的举动,反而攒下了口碑和人缘。
这种品质只在大事上体现吗?完全不是。小区里王阿姨常年帮独居老人买菜,邻居搬家她总去搭把手。这些小事不需要花大钱,但愿意付出时间精力,本质上也是轻财仗义——毕竟现代社会最贵的不是钱,而是心意。
为什么说轻财仗义不是盲目大方?我观察到一个关键:真正仗义的人心里有杆秤。他们帮助的对象往往是真正需要的人,方式也讲究量力而行。就像同事小李,每月固定捐工资的5%给助学基金,既不影响生活,又能持续行善。
有人担心:“现在社会这么现实,轻财仗义过时了吗?”看看暴雨中的逆行者就知道了。去年郑州洪灾时,无数陌生人自发组成救援队,便利店老板打开仓库分发物资。这些行动没有任何金钱回报,却撑起了人间最暖的屏障。
在我看来,轻财仗义更像种生活智慧。它不代表要做散财童子,而是让我们在精明计算的时代,保留一份“人情比账本重要”的清醒。就像老家村头那棵百年老槐树,烈日下给赶路人撑起阴凉,年复一年,反倒成了方圆十里最有人气的地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