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uǒ zāi bì nàn
成语解释:躲:逃避;避:避开。闪躲与逃避灾难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,早晚天可怜见,放你回来时,依旧夫妻完聚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躲灾避难
英文翻译:Disaster Shelter
躲:躲避;躲藏:躲雨。躲车。躲债。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
灾:1.自然界造成的或人为的祸害:水灾。兵灾。2.个人遭遇的祸患:没病没灾。3.“菑”,另音zī
避:1.躲开;回避:退避。避而不谈。避一会儿雨。2.防止:避孕。避雷针。
难:[nán]1.不容易,做起来费事:难处。难度。难点。难关。难熬。难耐。难产。难堪。难题。难以。难于。困难。畏难。急人之难。2.不大可能办到,使人感到困难:难免。难为。难保。难怪。难倒(dǎo)。难道。难能可贵。3.不好:难听。难看。[nàn]1.灾祸,困苦:难民。灾难。遇难。逃难。殉难。患难。遭难。避难。排扰解难。2.仇怨:排难解纷。3.诘责,质问:发难。非难。责难。[nuó]古同“傩”。
哎,你说这“躲灾避难”的成语到底咋用啊?举个栗子,比如“未雨绸缪”这个成语,说白了就是提前准备防患于未然。比如老王上个月看到天气预报说要下暴雨,提前给屋顶补了防水层,结果大雨真来的时候他家一滴水都没漏——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未雨绸缪嘛!
那问题来了,为啥要强调提前准备呢?其实啊,很多灾祸就像突然爆胎的自行车,你临时找修车铺肯定手忙脚乱。像成语“曲突徙薪”说的就是这个理儿:古时候有人建议把烟囱改弯、搬走柴火防火灾,主人不听劝,后来果然着了火。所以啊,预防措施永远比事后补救划算。
话说回来,现在人躲灾避难有啥新花样?你看现在家家户户装烟雾报警器,手机里还装着地震预警App,这不就是现代版的“狡兔三窟”嘛!不过依我看啊,科技再发达也不能代替人的警惕心。就像我二姨总说的:“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而不备”,她家应急包里连压缩饼干都分咸甜两种口味呢!
有人可能要问,躲灾避难会不会显得太消极?这你就想岔了。成语“防患未然”可不是让人当缩头乌龟,而是像下棋高手那样多看三步。比方说公司搞消防演习,看着是耽误工作时间,但真要遇到火情,员工都知道安全通道在哪,这不就是化被动为主动的智慧吗?
说到底,躲灾避难的智慧既在成语里藏着,也在生活细节里摆着。就像我邻居张叔说的:“晴天修屋顶,雨天好乘凉。”关键是要把预防意识变成生活习惯。现在极端天气这么多,大家手机里存个应急电话、家里备瓶饮用水,这些小事说不定哪天就成了救命稻草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