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ù tāng tiào huǒ
成语解释:赴:去,走向;汤:开水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跳。比喻奋不顾身,不避艰险
成语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88回:“小夫人说那里话!若肯在老爷前,抬举小人一二,便消受不了。虽赴汤跳火,敢说不去?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比喻奋不顾身
繁体字形:赴湯跳火
英文翻译:Go to soup and jump fire
赴:1.前往;到(某处)去:赴宴。赴京。2.投身进去:全力以赴。3.古又同“讣”。
汤:[tāng]1.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。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:米汤。姜汤。煲汤。2.开水;热水:赴汤蹈火。3.中药方剂。用水煎服:茵陈汤。4.也叫成汤、唐、大乙。商朝第一个君主。夏桀残酷暴虐,人民反对,诸侯叛离。汤起兵灭夏,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,都亳(今河南商丘)。[shāng]〔汤汤〕水流大而急。
跳:[tiào]1.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:跳跃。跳水。跳荡。跳跶。跳高。跳远。跳舞。弹(tán)跳。暴跳如雷。跳梁小丑(指上蹿下跳,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)。2.越过:跳班。跳棋。跳槽。3.一起一伏地动:心跳。眼跳。心惊肉跳。[táo]古同“逃”。
火:1.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2.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3.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4.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5.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6.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7.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8.姓。
“赴汤蹈火”听起来像是武侠片里的台词,但现实中怎么用呢?比如朋友搬家时主动帮忙搬运重物,你可能会开玩笑说:“为了你这堆书,我都快赴汤蹈火了!”这里其实在用夸张手法表达帮忙的决心,毕竟搬家再累也不会真去闯火海。
有人问:这个词只能用来形容生死危机吗?不完全对。它最早出自《汉书》,描述将士们冒着沸水和烈火冲锋的忠诚。但现代用法更灵活——同事熬夜帮你改方案,父母跨省给你送户口本,这些日常场景里“赴汤蹈火”反而比“帮忙”更有画面感。
职场新人常疑惑:老板让加班算不算赴汤蹈火?这里有个关键区别。真正的赴汤蹈火是自发性的奉献,比如程序员为抢救服务器数据通宵工作,而被迫加班只能算“完成任务”。自愿与否,决定了这个成语是否适用。
当看到消防员冲进火场的新闻时,我们自然联想到这个成语。但有意思的是,现在更多用在非物理危险场景。比如创业者说“为了新产品上线,团队愿意赴汤蹈火”,这里的“火”变成了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,可见语言随着时代在进化。
有人觉得这个词过于悲壮,其实它传递的是一种积极信念。去年社区志愿者冒着疫情配送物资,有位阿姨在采访中说:“没想那么多,就是不能看着邻居挨饿。”这种朴素的情怀,正是赴汤蹈火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延续。
使用这个成语要注意语境分寸。形容朋友帮忙取快递说“赴汤蹈火”会显得滑稽,但用来描述医生坚守抗疫前线就恰到好处。语言就像调色盘,关键要看用在什么画布上。下次你想表达全力支持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温度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