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tāng
  • tóu
  • huǒ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ù tāng tóu huǒ

成语解释:赴:去,走向;汤:开水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跳。比喻奋不顾身,不避艰险

成语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小人受侯爷大恩,别说行刺,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比喻奋不顾身

繁体字形:赴湯投火

英文翻译:Go to soup and throw fire

赴汤投火的意思

赴:1.前往;到(某处)去:赴宴。赴京。2.投身进去:全力以赴。3.古又同“”。

汤:[tāng]1.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。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:米汤。姜汤。煲汤。2.开水;热水:赴汤蹈火。3.中药方剂。用水煎服:茵陈汤。4.也叫成汤、唐、大乙。商朝第一个君主。夏桀残酷暴虐,人民反对,诸侯叛离。汤起兵灭夏,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,都亳(今河南商丘)。[shāng]〔汤汤〕水流大而急。

投:1.抛,掷,扔(多指有目标的):投篮。投弹(dàn)。2.跳进去:投河。自投罗网。3.放进去,送进去:投入。投资。投标。4.走向,进入:投宿(找地方住宿)。投奔。投靠。投降。投师(从师学习)。投诉。5.发向:投射。投影。6.寄,递送:投递。投稿。7.合:投合。意气相投。8.临,在…以前:投明。投暮(天黑以前)。

火:1.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2.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3.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4.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5.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6.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7.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8.姓。

成语评论

“赴汤蹈火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其实它形容一个人愿意冒极大的风险,甚至不顾生命去完成某件事。比如,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时,大家常会说:“他们真是赴汤蹈火啊!”这里既表达了敬佩,也点出了危险程度。

有人问:“现在又不是古代战场,这成语还有用吗?”当然有用!比如朋友找你帮忙处理一件棘手的事,你拍拍胸脯说:“放心,就算赴汤蹈火我也帮你搞定。”这时候表达的是决心,而不一定是真要闯火海。

再比如公司遇到危机,团队里有人主动加班解决问题,同事私下议论:“老王最近真是赴汤蹈火啊。”这种场景下,成语就变成了对责任感的生动比喻。你看,语言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。

为什么人们会被这种精神打动?我想,本质上是敬佩那些愿意为他人或理想突破自我的人。去年邻居家失火,快递小哥徒手爬上三楼救人,事后他说:“当时根本没想成语,就觉得不能看着人困在里面。”这种本能反应,反而最贴近成语的本意。

另一个例子来自职场。有个程序员为赶项目进度,连续三周睡在公司。他说:“倒不至于赴汤蹈火,但项目成了能帮公司渡过难关。”这种现代版的“赴汤蹈火”,更多是责任与价值的权衡。
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在今天更适合用来形容心理层面的勇气。就像疫情期间逆行的医护人员,他们面对的是看不见的病毒,但那份义无反顾的精神,与古人的“赴汤蹈火”一脉相承。重要的是理解其核心——在必要时刻,有人愿意为更重要的事挺身而出。

下次遇到需要展现决心的情况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的分量。它不鼓励无谓的冒险,而是提醒我们:当真正重要的事情出现时,能否像成语里说的那样,拿出超越常规的勇气?这种思考本身,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