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ào
  • shǒu
  • zhī
  • chó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ào shǒu zhī chóu

成语解释:贸首:要得到对方的头颅。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。
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二》:“甘茂与樗里疾,贸首之仇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深仇大恨

繁体字形:貿首之讎

英文翻译:so full of hatred that each wants to get the other 's head

贸首之仇的意思

贸:1.交易;买卖:贸易。2.轻率;冒失:贸然。

首:1.头:昂首阔步。2.领袖;领导人:元首。首长。3.最先;开始:首创。4.第一;最高:首要。首席代表。5.告发:自首。出首。6.量词。用于诗歌、歌曲等:一首诗。民歌百首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仇:[chóu]1.仇敌:疾恶如仇。同仇敌忾。2.仇恨:结仇。血泪仇。他们两家有仇。[qiú]姓。

成语评论

最近读到一个冷门成语“贸首之仇”,原意是说砍头换钱的深仇大恨。这让我想到楼下两家奶茶店的故事——张记和李记为了抢客源,从最初的促销战升级到互相举报卫生问题,两家店主见面时眼里都冒着火星子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你死我活的对抗在现代社会有意义吗?我们小区里就发生过戏剧性转折。当第三家全国连锁奶茶店入驻时,张老板和李老板突然开始互通消息,甚至合租送货车。原来当更大的威胁出现,曾经的敌人也能变成盟友。

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很多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,往往源于视角的局限。就像用广角镜头看城市交通,堵死的十字路口其实连着四通八达的支路。去年处理客户纠纷时,我发现双方都死死盯着合同里的某个条款,却忽略了整份协议里其实藏着双赢的解决方案。

当代人处理矛盾不妨带点“游戏思维”。游戏玩家都懂这个道理:与其在某个关卡和NPC死磕,不如先做其他任务升级装备。去年团队内部竞争白热化时,主管把两个组合并成特别项目组,结果原本较劲的同事们在攻克技术难题中找到了新默契。

说到底,“贸首之仇”提醒我们警惕情绪化的对抗思维,但不必被成语的沉重感束缚。就像解数学题时换个解题思路,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可以尝试转换坐标系。上周同学会上听说,当年班里水火不容的两个人,现在合伙开了家宠物托管所,据说配合得比结婚夫妻还默契。

生活总是比成语更鲜活。那些写在古籍里的恩怨情仇,放在现代社会就像老式座钟——我们可以欣赏它的精巧工艺,但不必完全按照它的节奏生活。毕竟,化解矛盾的方法,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多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