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ān míng zhú lì
成语解释:贪图好的名声,追逐个人私利。亦作“贪名图利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旌表》:“老夫当初也只道你贪名逐利,撇了父母妻室,不肯还家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
繁体字形:貪名逐利
英文翻译:greedy for fame and personal gain
贪:1.原指爱财,后来多指贪污:贪赃。贪官。倡廉肃贪。2.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;求多:贪玩。贪得无厌。3.片面追求;贪图:贪快。贪便宜。
名:1.名字;名称:人名。书名。命名。报名。给他起个名儿。2.名字叫做: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。3.名义:你不该以出差为名,到处游山玩水。4.名声;名誉:出名。有名。世界闻名。5.出名的;有名声的:名医。名著。名画。名山。6.说出:莫名其妙。不可名状。7.占有:一文不名。不名一钱。8.a)用于人:三百多名工作人员。录取新生四十名。b)用于名次:第三名。9.姓。
逐:1.追赶:追逐。逐鹿。随波逐流。2.驱逐:逐客令。逐出门外。3.挨着(次序):逐年。逐字逐句。逐条说明。4.姓。
利:1.锋利;锐利(跟“钝”相对):利刃。利爪。2.顺利;便利:不利。成败利钝。3.利益(跟“害、弊”相对):利弊。有利。兴利除害。4.利润或利息:暴利。薄利多销。本利两清。5.使有利:利国利民。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。6.姓。
说起“贪名逐利”,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负面的评价。比如“他为了升职加薪,到处拉关系、抢功劳,简直是沽名钓誉”——这里的“沽名钓誉”就生动描绘了用手段博取名声的行为。但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这样的状态?或许是因为社会竞争压力下,名利成了衡量个人价值的“标尺”。
再看一个例子:“网红直播带货翻车,被网友吐槽利令智昏。”这句成语中的“利”字直接点出问题核心:当利益蒙蔽了判断力,人容易做出短视行为。这时候不妨自问:追逐名利本身有错吗?其实不然。关键在于是否在过程中失去底线,或是忽视更重要的生活意义。
我曾见过一位创业者,初期拼命融资、包装品牌,被人说是追名逐利,但他后来将部分利润投入公益项目,反而赢得社会尊重。这让我想到:名利的价值,或许取决于用它来做什么。就像成语名缰利锁所警示的——若被名利束缚,就成了囚徒;若驾驭得当,也能成为助力。
有人问:“现在年轻人热衷‘搞钱’有错吗?”当然没错。但若像成语争名于朝,争利于市描述的那样,把人生窄化为名利战场,反而可能错过其他风景。我曾尝试将工作目标从“赚更多钱”调整为“创造价值”,结果发现压力减轻了,机会却变多了——这或许就是平衡的智慧。
最后想说,名利就像放大镜,能凸显人的优点,也会暴露缺陷。用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生活,可能适得其反;而带着清晰的自我认知前行,名利或许会成为旅途中的意外收获。毕竟,真正的价值往往在专注做事时自然显现,而非刻意追逐所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