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ān míng tú lì
成语解释:贪图好的名声,追逐个人私利
成语出处:明·徐元《八义记·婴投杵臼》:“贪名图利世间人,不修因果恁痴心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
繁体字形:貪名圖利
英文翻译:Greedy for fame and profit
贪:1.原指爱财,后来多指贪污:贪赃。贪官。倡廉肃贪。2.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;求多:贪玩。贪得无厌。3.片面追求;贪图:贪快。贪便宜。
名:1.名字;名称:人名。书名。命名。报名。给他起个名儿。2.名字叫做: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。3.名义:你不该以出差为名,到处游山玩水。4.名声;名誉:出名。有名。世界闻名。5.出名的;有名声的:名医。名著。名画。名山。6.说出:莫名其妙。不可名状。7.占有:一文不名。不名一钱。8.a)用于人:三百多名工作人员。录取新生四十名。b)用于名次:第三名。9.姓。
图:1.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;图画:地图。蓝图。绘图。插图。制图。看图识字。2.谋划;谋求:图谋。力图。3.贪图:唯利是图。不能只图省事,不顾质量。4.意图;计划:良图。宏图。5.绘;画:绘影图形。6.姓。
利:1.锋利;锐利(跟“钝”相对):利刃。利爪。2.顺利;便利:不利。成败利钝。3.利益(跟“害、弊”相对):利弊。有利。兴利除害。4.利润或利息:暴利。薄利多销。本利两清。5.使有利:利国利民。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。6.姓。
提到“贪名图利”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贬义词,但生活中这种现象其实无处不在。比如有人为了升职加薪,拼命在领导面前表现,私下却抱怨“太累”;也有人为了刷存在感,频繁在朋友圈晒名牌包、打卡网红店,结果信用卡账单越堆越高。这时候不禁要问:为什么人们明知可能得不偿失,还是忍不住追逐名利?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小王熬夜做项目只为年终评优,结果累出胃病住院,奖状拿到手时却觉得空虚。这种“拼命三郎”式的努力,表面是为职业发展,实则是被社会评价体系推着走。就像老话说的“人争一口气,佛争一炷香”,过度追求外在认可反而容易迷失自我。
有人疑惑:追求名利难道全是坏事吗?当然不是。明代张居正改革时顶着骂名推行新政,你说他是贪图青史留名还是真心为民?关键要看动机与结果的平衡。就像炒菜放盐,适量提鲜,过量伤身。现代人完全可以通过健康的方式实现价值,比如用专业能力打造个人品牌,既赢得尊重又创造财富。
我观察到有趣的现象:地铁上看书的年轻人变多了,但仔细看会发现,不少人特意把书封朝外——这算不算新时代的“贪名图利”?其实换个角度看,这种“表演式努力”背后,藏着渴望被认可的普遍心理。与其批判,不如理解:谁都希望被看见,只是需要找到真实表达的方式。
身边有位创业的朋友说过:“以前觉得开豪车才能证明成功,现在发现能让团队准时下班更有成就感。”这番话让人想起《菜根谭》里的智慧:“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,便可脱凡。”名利本身无善恶,就像方向盘掌握在司机手里,懂得何时加速、何时刹车,才是真正的人生驾驭术。
说到底,贪名图利就像吃辣椒,有人嗜辣如命,有人浅尝辄止。重要的是保持清醒认知:别让辣椒盖住食材本味,别让虚名取代生活实感。当你不再需要刻意证明什么时,或许反而能遇见更自在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