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ùn gōng xíng shǎng
成语解释:论:按照;行:施行。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。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》:“时论功行赏,以为驻敌之功大,退敌之功小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繁体字形:論功行賞
英文翻译:reward according to sb.'s deserts
论:[lùn]1.分析和说明道理:评论。议论。2.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、文章或理论:舆论。社论。历史唯物论。3.评定;看待:论罪。相提并论。4.介词。按照:论堆卖。论件计工。[lún]〔论语〕儒家经典之一。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。共二十篇。内容有孔子谈话、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,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道德和哲学等,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。宋代把它和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合为《四书》。
功:1.功劳(跟“过”相对):立功。记一大功。2.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(多指较大的):教育之功。功亏一篑。大功告成。好大喜功。3.技术和技术修养:唱功。功架。基本功。4.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,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。
行:[háng]1.行列:双行。杨柳成行。2.排行:您行几?。我行三。3.行业:内行。同行。在行。懂行。改行。各行各业。干一行,爱一行。行行出状元。4.某些营业机构:商行。银行。车行。5.用于成行的东西:一行字。几行树。两行眼泪。[hàng]见〖树行子〗。[héng]见〖道行〗。[xíng]1.走:步行。人行道。日行千里。2.古代指路程: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3.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:行装。行程。行踪。西欧之行。4.流动性的;临时性的:行商。行营。5.流通;推行:行销。发行。风行。6.做;办:举行。执行。试行。行医。行不通。简便易行。行之有效。7.表示进行某项活动(多用于双音动词前):另行通知。即行查复。8.(旧读xìng)行为:品行。言行。罪行。兽行。9.可以:行,咱们就照这样办吧。算了,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。10.姓。
赏:1.赏赐;奖赏:赏罚分明。2.赏赐或奖赏的东西:领赏。3.敬辞。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:赏光。赏脸。4.欣赏;观赏:鉴赏。雅俗共赏。5.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:赞赏。赏识。
“论功行赏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挺严肃,但实际生活中处处能用上。比如公司年底发奖金,老板按业绩高低分配,业绩好的拿得多,业绩差的拿得少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论功行赏”吗?这时候可能有人问:“这和平均发奖金有什么区别?”区别可大了!平均分配看似公平,却容易让人躺平;论功行赏能激发积极性,让努力的人尝到甜头。
古代故事里有个经典案例: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后,给萧何、韩信等人封侯赐地,唯独没给天天抱怨的将军丁公封赏。大臣们不解,刘邦却说:“丁公打仗时总躲后面,凭什么和冲锋陷阵的将士同等待遇?”你看,这就是“按功劳说话”的智慧。现代职场中,有些团队把最难的项目交给能力最强的人,完成后给予晋升机会,其实也在践行这个道理。
有人可能会疑惑:“难道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吗?”其实不然。真正的“论功行赏”要结合过程和结果综合判断。比如两个销售员都完成了百万业绩,一个靠欺骗客户,另一个靠专业服务,这时候论功行赏就必须考虑道德因素。我见过不少企业把价值观考核纳入奖励体系,既看数字也看手段,这样才算完整的“论功行赏”。
教育领域也在用这个逻辑。邻居家妈妈有个妙招:孩子主动洗碗加1分,考满分加3分,攒够10分换游乐场门票。小女儿为了攒分,连擦窗户都抢着干。这种“按贡献兑换奖励”的方式,比单纯给零花钱更能培养责任感。个人认为,这种模式用在家庭教育中,比“一刀切”的奖惩机制有效得多。
最后想聊聊这个成语的现代变形。现在有些互联网公司实行“OKR+弹性福利”,员工完成关键目标后,可以自选假期、培训或奖金。这种个性化奖励机制,其实是“论功行赏”的升级版——既认可功劳,又尊重个性需求。当我们在讨论公平与效率时,或许该多想想:如何让论功行赏变得更灵活、更人性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