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 xūn xíng shǎng
成语解释:同“计功行赏”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:“今计勋行赏,玄龄等有筹谋帷幄,定社稷之功,所以汉之萧何,虽无汗马,指踪推毂,故得功居第一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按功劳的大小颁发奖赏
繁体字形:計勛行賞
英文翻译:dispense according to ment
计:1.计算:核计。共计。不计其数。数以万计。2.测量或计算度数、时间等的仪器:体温计。血压计。晴雨计。3.主意;策略;计划:计策。巧计。缓兵之计。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。百年大计,质量第一。4.做计划;打算:设计。为加强安全计,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。5.计较;考虑:不计成败。无暇计及。6.姓。
勋:1.功勋:勋业。勋劳。屡建奇勋。2.勋章:授勋。
行:[háng]1.行列:双行。杨柳成行。2.排行:您行几?。我行三。3.行业:内行。同行。在行。懂行。改行。各行各业。干一行,爱一行。行行出状元。4.某些营业机构:商行。银行。车行。5.用于成行的东西:一行字。几行树。两行眼泪。[hàng]见〖树行子〗。[héng]见〖道行〗。[xíng]1.走:步行。人行道。日行千里。2.古代指路程: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3.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:行装。行程。行踪。西欧之行。4.流动性的;临时性的:行商。行营。5.流通;推行:行销。发行。风行。6.做;办:举行。执行。试行。行医。行不通。简便易行。行之有效。7.表示进行某项活动(多用于双音动词前):另行通知。即行查复。8.(旧读xìng)行为:品行。言行。罪行。兽行。9.可以:行,咱们就照这样办吧。算了,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。10.姓。
赏:1.赏赐;奖赏:赏罚分明。2.赏赐或奖赏的东西:领赏。3.敬辞。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:赏光。赏脸。4.欣赏;观赏:鉴赏。雅俗共赏。5.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:赞赏。赏识。
“计勋行赏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风,但它背后的道理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。比如一家创业公司刚完成一个大项目,老板开会时说:“这次大家辛苦了,咱们严格按照贡献分配奖金,计勋行赏,绝不搞平均主义!”这时候,团队里出力最多的成员自然觉得公平,而偷懒的人也没法浑水摸鱼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要强调“计勋行赏”?直接平分奖励不行吗?举个反例就明白了。比如某次社区大扫除,明明张三扛走了十袋垃圾,李四只扫了两条街,结果居委会给所有人发同样的奖品。下次再组织活动,张三可能就会想:“反正干多干少都一样,何必拼命?”这就是计勋行赏的重要性——它让付出和回报形成正比,激发持续的动力。
我曾在志愿者团队见过有意思的现象。最初大家凭热情做事,后来组织者引入积分制度:搬运物资记3分,设计海报记5分,拉来赞助记10分。每月按积分兑换纪念品。结果不仅参与度提升30%,连原本沉默的成员都主动找活干。这种计勋行赏的透明机制,比单纯喊口号管用得多。
关键问题在于:如何避免“计勋”变成冰冷的数字游戏?有个朋友的单位搞绩效考核,把客服人员的通话时长、解决率全部量化排名。结果员工为了冲数据,遇到复杂问题就转接电话,服务质量反而下降。这说明计勋行赏需要智慧——既要量化核心价值,又要保留人性化空间,就像老师批改作文,既有评分标准,也会为独特创意加分。
最近看到某科技公司的创新案例。他们将项目奖金池的60%按KPI分配,剩下40%留给“特别贡献奖”,由全员投票选出那些无法量化的付出,比如主动帮新人、提出流程优化建议等。这种计勋行赏的混合模式,既保证了公平,又守住了团队温度,值得很多管理者借鉴。
说到底,用好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平衡。就像烹饪既要称量食材,也要靠厨师的手感。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建立“多劳者多得”的共识,同时留出关照特殊情况的弹性空间,这样的计勋行赏才能真正成为推动进步的齿轮,而不是制造矛盾的导火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