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 gōng wàng guò
成语解释:见“记功忘失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张居正《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》:“山藏川纳,记功忘过者,明主之深仁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衡量一个人
繁体字形:記功忘過
英文翻译:Forget one's achievements
记:1.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:记忆。记性。记得。记不清。好好记住。2.记录;记载;登记:记事。记账。摘记。记一大功。3.记载、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(常用于书名或篇名):日记。笔记。游记。《岳阳楼记》。4.(记儿)标志;符号:标记。钤记。暗记儿。5.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:左边眉毛上有个黑记。6.多用于某些动作的次数:打一记耳光。一记劲射,球应声入网。7.姓。
功:1.功劳(跟“过”相对):立功。记一大功。2.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(多指较大的):教育之功。功亏一篑。大功告成。好大喜功。3.技术和技术修养:唱功。功架。基本功。4.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,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。
忘:忘记:喝水不忘掘井人。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。
过:[guò]1.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;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:过来。过去。过河。过桥。过年。过节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。2.从甲方转移到乙方:过户。过账。3.使经过(某种处理):过罗。过筛子。过滤。过淋。过磅。过秤。过油肉。过过数儿。4.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:过目。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。5.超过(某个范围和限度):过分。过期。过犹不及。树长得过了房。6.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(—O—O—)结构的:过硫酸根(SO5-)。过氧化氢(H2O2)。7.探望;拜访:过访。8.去世: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。9.过失(跟“功”相对):过错。记过。勇于改过。10.传染:这个病过人。11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经过:走过广场。把他送过了桥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掉转方向:翻过一页。他回过头看了看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超过或胜过:我比不过你。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。[guo]1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毕:吃过饭再走。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。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,但并未继续到现在:他去年来过北京。我们吃过亏,上过当,有了经验了。[guō]姓。
“记功忘过”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它指的是记住一个人的功劳,而暂时忽略他的过失。比如在职场上,老板可能会对业绩突出的员工说:“你上季度拿下大单,公司不会忘记你的贡献,这次项目的小失误咱们下次改进就行。”这种态度既能鼓励积极性,又避免因小错打击信心。
为什么“记功忘过”值得提倡?现实中没有人是完美的。就像打篮球的队友,如果因为某个失误就否定他整场的得分,队伍士气必定受挫。春秋时期管仲曾射伤齐桓公,但桓公不计前嫌重用他,最终成就霸业。这说明包容过失、善用长处,往往能创造更大价值。
有人担心这会纵容错误吗?关键在于“忘过”不等于放任。就像教孩子学骑车,摔倒了先扶起来鼓励,再悄悄调整车座高度。管理者完全可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用“这次方案的数据维度很全面,如果市场分析部分再细化就更好了”这样的话术引导改进。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最妙的是“暂时性”。就像电脑清理缓存,不是永久删除记录,而是腾出空间处理更重要的事。工作中遇到同事搞砸项目,不妨先聚焦如何补救,事后再复盘。这种“抓大放小”的智慧,能让团队走得更远。
如何实践这种思维?试试“三明治沟通法”:表扬具体贡献—温和指出问题—表达信任期待。比如对设计师说:“海报的视觉冲击力很棒(功),如果文字排版再突出核心信息(过),下个作品绝对能引爆朋友圈,需要协助随时找我(激励)。”既维护自尊,又指明方向。
时代在变,但人性未变。当AI开始替代基础工作,人类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整合不完美。允许试错空间,善用优势互补,或许就是“记功忘过”给现代人的启示。正如断臂的维纳斯,残缺本身成就了另一种完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