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èn zéi zuò fù
成语解释: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
成语出处:清 华伟生《开国奇冤 追悼》:“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,人面兽心,处处为虎作伥,人人认贼作父,……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兼语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認賊作父
英文翻译:clasp an enemy to one's bosom
认:1.认识;分辨:认字。认清是非。自己的东西,自己来认。2.跟本来没有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:认了一门亲。认老师。3.表示同意;承认:公认。否认。认可。认输。认错儿。4.认吃亏(后面要带“了”):你不用管,这事我认了。
贼:1.偷东西的人。2.做大坏事的人(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):工贼。卖国贼。3.邪的;不正派的:贼心。贼眉鼠眼。贼头贼脑。4.狡猾:老鼠真贼。5.伤害:戕贼。6.很;非常(多用于令人不满意的或不正常的情况):贼冷。贼亮。
作:[zuò]1.劳动;劳作:精耕细作。作息制度。2.起:振作。枪声大作。3.写作;作品:著作。佳作。4.假装:作态。装模作样。5.当作;作为:过期作废。6.进行某种活动:同不良倾向作斗争。自作自受。7.同“做”。[zuō]作坊:小器作。
父:[fù]1.父亲:父子。老父。2.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:祖父。伯父。舅父。[fǔ]1.老年男子:田父。渔父。2.同“甫1”3.姓。
“认贼作父”这个成语,到底该怎么用?举个例子:小明为了快速获得利益,轻信了一个陌生人的承诺,不仅把自己的积蓄全部交出去,还帮对方做了不少违法的事。朋友劝他小心,他却反驳:“你们不懂,他是在帮我!”这种明明对方是骗子,却当成恩人一样维护的行为,就是典型的“认贼作父”。
为什么有人会“认贼作父”?背后往往藏着认知偏差。比如有人遇到困难时,容易被表面关怀打动,忽略对方真正的意图。就像古代故事里,一个孤儿被仇人收养,长大后才发现对方竟是杀害自己父母的凶手——人在情感脆弱时,更容易把施舍当作善意。
现代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?当然有!比如某些保健品推销员天天给老人送鸡蛋,最后让老人花光养老金买无效产品;或是职场新人把压榨自己的上司当作人生导师。这些场景都在提醒我们:善意和陷阱之间,有时候只隔着一层精心设计的伪装。
怎么避免这种情况?有个简单的方法:让时间成为试金石。真正的善意经得起推敲,而别有用心的行为往往急着要回报。就像种树不能只看第一天浇的水,更要看三个月后是否结出果实。遇到特别“热情”的帮助时,不妨多问自己:“如果我不答应对方的要求,这份关心还会存在吗?”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最值得警惕的不是“认错人”,而是人在特定情境下会主动放弃判断力。比如当我们特别渴望成功、特别孤独或特别焦虑时,大脑会像开了滤镜一样美化眼前的选项。这时候需要的不仅是智慧,更是敢于对自己说“慢着,再想想”的勇气。
最后看个反转案例:小王被网络诈骗后及时报警,还配合警方端掉了诈骗团伙。他说:“被骗不可怕,可怕的是知道自己错了还不敢回头。”你看,错误本身不是终点,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从“认贼作父”的状态里觉醒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