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 qióng lì jìn
成语解释:计:计策;穷、屈:尽,竭。计策、力量都用完了。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萧绎《驰檄告四方》:“郭默清夷、晋熙附义,计穷力屈,反杀后主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计策和力量都用完
繁体字形:計窮力儘
英文翻译:one 's schemes are poor and his strength is exhausted
计:1.计算:核计。共计。不计其数。数以万计。2.测量或计算度数、时间等的仪器:体温计。血压计。晴雨计。3.主意;策略;计划:计策。巧计。缓兵之计。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。百年大计,质量第一。4.做计划;打算:设计。为加强安全计,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。5.计较;考虑:不计成败。无暇计及。6.姓。
穷:1.生活贫困,缺少钱财(跟“富”相对):贫穷。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。2.穷尽:无穷无尽。理屈辞穷。日暮途穷。3.用尽;费尽:穷兵黩武。穷目远望。4.彻底(追究):穷究。穷追猛打。5.极为:穷凶极恶。穷奢极侈。6.表示在财力、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:穷讲究。穷折腾。穷开心。
力:1.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,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。力有三个要素,即力的大小、方向和作用点。2.力量;能力:人力。物力。目力。脑力。药力。理解力。说服力。战斗力。3.特指体力:大力士。四肢无力。用力推车。4.尽力;努力:力争上游。维护甚力。5.姓。
尽:[jìn]所有的:尽数。尽人皆知。[jǐn]1.力求达到最大限度:尽早。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。尽可能地减少错误。2.(有时跟“着”连用)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,不得超过: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。3.(有时跟“着”连用)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:先尽旧衣服穿。单间房间不多,尽着女同志住。4.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,跟“最”相同:尽前头。尽北边。5.尽自:这些日子尽下雨。事情已经过去了,尽责备他也无益。
“计穷力尽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特别生活化。比如你熬夜赶项目方案,试了十几种思路还是被老板否定,最后瘫在椅子上叹气:“实在没招了!”这时候的你就处在“计穷力尽”的状态——办法用光,力气耗完,像被掏空的充电宝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我们总会遇到这种山穷水尽的情况?”其实答案就藏在日常选择里。比如备考时总想用同一套学习方法硬磕难题,结果越学越焦虑;或者创业时坚持用老套路应对市场变化,最后被现实打脸。这时候的“计穷力尽”其实是大脑在报警:“该换个角度看问题了!”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背后藏着积极信号。去年我朋友开奶茶店,试遍网红配方都亏本,直到有天他把柜台改造成顾客DIY区,反而扭亏为盈。你看,当常规方法失效时,往往就是创新机会出现的时刻。就像玩俄罗斯方块,看似快堆到顶了,突然掉下来一个长条反而能消掉四行。
或许你会疑惑:“既然有办法突破,为什么还会感觉无路可走?”这涉及到思维定式的陷阱。就像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,我们太依赖经验时,反而会屏蔽其他可能性。有个程序员同事曾经吐槽:“debug三小时发现是少了个分号”——有时候答案就在眼皮底下,只是我们被固有认知蒙住了眼睛。
看待“计穷力尽”其实可以更轻松些。就像打游戏卡关了,暂时放下手柄去喝口水,回来可能就打通新路线。我常跟团队说:“当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声时,就该去楼下买杯咖啡了。”换个环境、找个人聊聊,那些被焦虑封印的灵感说不定就蹦出来了。
最后想说的是,这个词更像是个进度条而非终点站。它提醒我们该暂停充电,而不是宣告失败。下次觉得走投无路时,不妨试试把问题倒过来看:客户嫌产品太复杂?说不定简化版才是市场缺口;方案总被驳回?可能该换个表达方式而不是内容本身。路从来不会真正走绝,只是需要调转车灯换个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