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ū
  • na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ì chū wú nai

成语解释:同“计出无聊”。

成语出处:明·孟称舜《花舫缘》第二出:“小人受公子厚恩,委是舍不得,只是计出无奈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没办法的主意

繁体字形:計出無奈

英文翻译:desperate remedies

计出无奈的意思

计:1.计算:核计。共计。不计其数。数以万计。2.测量或计算度数、时间等的仪器:体温计。血压计。晴雨计。3.主意;策略;计划:计策。巧计。缓兵之计。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。百年大计,质量第一。4.做计划;打算:设计。为加强安全计,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。5.计较;考虑:不计成败。无暇计及。6.姓。

出: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奈:1.奈何:无奈。怎奈。2.怎奈;无奈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计出无奈”这个成语,乍一听有点生僻,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直白——字面意思是“计策出自无可奈何”,说白了就是被逼到墙角才想出的办法。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类似情况:明知道某个办法不完美,但时间紧迫、资源有限,只能硬着头皮试试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被动应对的情况?”举个现实例子:外卖小哥在暴雨天坚持送餐,表面看是“要钱不要命”,实则背后可能是平台算法的超时惩罚机制在倒逼。这时候的“计出无奈”,更像是普通人在系统规则下的生存策略。

换个角度想,这种被动应对真的全是坏事吗?去年我老家发洪水,村民们临时用沙袋垒出防水坝,虽然不如专业防洪工程牢固,但确实在关键时刻保住了粮仓。这让我想到:所谓“无奈之举”往往藏着民间智慧,就像老话说的“穷则变,变则通”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现代职场中的“计出无奈”呈现出新特点。某互联网公司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团队曾用三天时间赶工出“半成品”应对投资人检查。这种操作看似敷衍,实则用最小成本验证了项目可行性。可见在快速迭代的行业环境下,临时策略反而可能成为另类创新契机。

当然,长期依赖被动应对肯定存在隐患。就像学生时代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,虽然能过关,但知识体系终究不牢固。不过换个角度看,能在高压环境下快速决策本身也是种能力。毕竟真实世界的问题,从来不会按教科书上的节奏出现。

观察身边那些擅长处理危机的人,他们身上有个共同点:既接受“计出无奈”的客观存在,又不让思维固化在被动模式。就像登山者遇到断崖,临时改道或许能发现更好的风景。生活的有趣之处,往往藏在那些“不得不”的转弯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