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ì
  • mí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ì mín rú zǐ

成语解释:形容帝王、官吏爱护百姓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吴光新得国,而亲其民,视民如子,辛苦同之,将用之也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称赞有仁义道德的官员

繁体字形:視民如子

英文翻译:serve people heart and soul

视民如子的意思

视:1.看:视力。视线。近视。熟视无睹。2.看待:轻视。重视。藐视。一视同仁。3.考察:视察。巡视。监视。4.姓。

民:1.人民:国泰民安。为民除害。2.指某种人:藏民。回民。农民。渔民。牧民。居民。侨民。3.民间的:民歌。民谣。4.非军人;非军事的:拥军爱民。民航。民用。5.姓。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子: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14.姓。

成语评论

视民如子”到底该怎么用?举个实际例子吧。某次洪灾时,镇长连夜带人转移被困村民,有记者问他为何不先回家抢救自家财物,他脱口而出:“百姓是我的衣食父母,这时候哪能分你我?”这句话生动体现了官员把民众当作子女般爱护的心态。

可能有人会问: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传统理念吗?去年社区改造项目启动前,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收集了200多份意见书。负责人在协调会上说:“做决策就像给孩子选学校,得先听他们自己怎么想。”这种将居民诉求放在首位的做法,正是“视民如子”在当代的延续。

有个现象很有趣:菜市场里最受欢迎的摊主,往往会把常客的口味偏好记得清清楚楚。张大妈卖豆腐三十年,总念叨着“王叔爱吃嫩豆腐,李婶做汤要老豆腐”。这种把顾客当自家人的经营智慧,本质上也是“视民如子”的生活化演绎。

我曾观察过某科技公司的用户服务部,他们的内部培训手册第一条写着:“每个投诉电话背后,都是用户给我们改进的机会。”这种将用户反馈视为珍贵建议的态度,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君臣关系的框架,却传承了体察民情的精神内核。

最近读地方志时发现,明朝某县令在任期间主要做了三件事:重修学堂、整顿粮仓、每月初一在衙门口接访。百姓给他立的功德碑上刻着“如父如母”四个字。这让我想到,真正践行这个理念的人,民众自会用最朴素的方式给予回应。

有个值得思考的对比:某些企业把客户当数据,而另一些企业把客户当家人。前者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漂亮报表,但后者的用户忠诚度往往经得起时间考验。就像养育子女不能只看考试成绩,经营民心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持久关怀。

或许我们不必拘泥于成语的字面含义,关键在于理解其精神实质。当教师为学生定制学习方案,医生为患者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,志愿者为独居老人调试智能手机,这些现代社会中的细微关怀,都在用新的语言诠释着“视民如子”的古老智慧。

视民如子的造句

  1. 造句 堂尊大魁高才,自然视民如子,讼简刑清。
  2. 造句 堂尊大魁高才,自然视民如子,讼简刑清,我等合属有赖,何必过谦?
  3. 造句 这你倒是想错了,他是一位清正廉洁视民如子的好官。
  4. 造句 老皇视民如子、恩遍天下,谁不巴望圣寿千秋,长生不老?不过寿限是天生的,真正是没法子的事。
  5. 造句 尽管我素来不喜曹操,但其在白马城一战,曾携带百姓共存亡,可见其视民如子之心,若是他得知你杀害百姓,心生防备,说不准真会要了你的命。

"视民如子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