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ì tóng lù rén
成语解释:路人:过路人,指素不相识的人。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。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。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关系疏远
繁体字形:視同路人
英文翻译:as a stranger
视:1.看:视力。视线。近视。熟视无睹。2.看待:轻视。重视。藐视。一视同仁。3.考察:视察。巡视。监视。4.姓。
同:[tóng]1.相同;一样:同类。同岁。同工同酬。大同小异。条件不同。同是一双手,我为什么干不过他?2.跟…相同:同上。同前。“弍”同“二”。3.共同:一同。会同。陪同。4.一同;一齐(从事):同甘苦,共患难。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。5.引进动作的对象,跟“跟”相同:有事同群众商量。6.引进比较的事物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哥哥一样聪明。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。7.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这件事无关。8.表示替人做事,跟“给”相同: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。你别着急,我同你出个主意。9.表示联合关系,跟“和”相同:我同你一起去。10.姓。[tòng]见〖胡同〗。
路:1.道路:陆路。水路。大路。同路。2.路程:八千里路。路遥知马力。3.(路儿)途径;门路:生路。活路儿。4.条理:理路。思路。笔路。5.地区;方面:南路货。外路人。各路英雄。6.路线:三路进军。七路公共汽车。7.种类;等次:这一路人。哪一路病?。头路货。纸有好几路。二三路角色。8.用于队伍的行列,相当于“排”、“行”:四路纵队。9.姓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,某天突然变得像陌生人一样疏离。这种微妙的人际关系变化,在中文里有个贴切的成语形容——「视同路人」。
什么是「视同路人」? 字面意思是「把对方当作路上偶遇的陌生人」,比喻原本熟悉的关系变得冷淡疏远。就像中学时代形影不离的同桌,毕业后各自忙碌不再联系,同学会上碰面时只剩客套的寒暄。
为什么会「视同路人」? 这个问题可以拆解来看。生活轨迹的偏移是最常见的原因:大学毕业后,有人选择北上奋斗,有人回乡发展,不同的生活环境会自然稀释情感浓度。也有观点认为,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,让很多人陷入「情感节能模式」,主动选择简化社交关系。
如何看待这种现象? 我认为不必过度悲观。就像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,人际关系也有潮起潮落。年轻时曾与室友彻夜畅谈理想,如今各自成家后联系减少,这并非谁对谁错,而是生命阶段变化的正常产物。换个角度看,曾经的温暖回忆仍能滋养心灵,就像老照片的泛黄边角反而更显珍贵。
如何避免「被路人化」? 主动维系是良方,但不必勉强。每月给老朋友发张随手拍的天空照片,或是转发篇对方感兴趣的文章,这种「轻量级互动」反而比刻意的客套话更自然。不过也要接受「有些人只能陪我们走一程」的现实,就像火车旅途中邂逅的旅伴,共赏过同一片风景已是缘分。
最近遇到件有趣的事。在超市遇见十年未见的前同事,原本以为会尴尬,结果两人站在冷冻柜前聊了半小时育儿经。这让我想到,人际关系有时像休眠的种子,遇到合适土壤仍会重新发芽。保持开放心态,或许那些「视同路人」的关系,也会在某个转角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