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ì
  • wéi
  • děng
  • xi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ì wéi děng xián

成语解释:等闲:无关紧要。把它看成无关紧要,不予重视

成语出处: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53回:“舍山后杨业干城之将,视为等闲而不用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多用于否定句,反问句

繁体字形:視為等閑

英文翻译:Treat as equal leisure

视为等闲的意思

视:1.看:视力。视线。近视。熟视无睹。2.看待:轻视。重视。藐视。一视同仁。3.考察:视察。巡视。监视。4.姓。

为:[wéi]1.做:有为。事在人为。敢作敢为。大有可为。2.充当:选他为代表。3.变成;成:一分为二。化为乌有。变沙漠为良田。4.是:十寸为一尺。5.姓。6.被(跟“所”字合用):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。7.常跟“何”相应,表示疑问或感叹:何以家为(要家干什么)?8.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,构成表示程度、范围的副词:大为高兴。广为传播。深为感动。9.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,加强语气:极为重要。甚为便利。颇为可观。尤为出色。[wèi]1.帮助;卫护:为吕氏者右袒,为刘氏者左袒。2.表示行为的对象;替:为你庆幸。为人民服务。为这本书写一篇序。3.表示原因、目的: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。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。4.对;向:不足为外人道。

等:1.等级:同等。优等。2.种;类:这等事。此等人。3.用于等级:二等舱。共分三等。4.程度或数量上相同:相等。等于。大小不等。5.同“”(děng)。6.姓。7.等候;等待:等车。请稍等一会儿。8.等到:等我写完这封信你再走。9.表示列举未尽(可以叠用):北京、天津等地。纸张文具等等。10.列举后煞尾:长江、黄河、黑龙江、珠江等四大河流。

闲:1.没有事情;没有活动;有空(跟“忙”相对):游手好闲。我没工夫,你找小杨吧,她闲着呢。2.(房屋、器物等)不在使用中:闲房。不让机器闲着。3.闲空儿:农闲。忙里偷闲。4.与正事无关的:闲谈。闲话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"视为等闲"这个成语,很多朋友可能觉得陌生,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——就是把重要的事看得太普通,不当回事。比如小明明明要参加高考,却天天熬夜打游戏,这就是典型的"视为等闲"。这成语像面镜子,照出我们生活中那些"知道重要却装轻松"的微妙心理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大家明知事情重要还要装轻松?心理学上有种"心理防卫机制",就像考试前故意说"我都没复习"的学生,表面装得满不在乎,其实是想缓解焦虑。但这种自我保护如果过了头,就像用创可贴包扎骨折,反而会耽误大事。

记得去年公司有个项目,组长总说"这种小case随便搞搞就行"。结果项目黄了,整个组被扣了季度奖金。这种职场中的"视为等闲",常常源于经验主义作祟——以前成功过就觉得这次也容易,却忽视了每次任务都是新挑战。

怎么避免这种状况呢?我的经验是建立"风险雷达"。就像开车要看仪表盘,重要事项要设置检查节点。比如备考时每周做模拟测试,工作中关键节点要主动汇报进度。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,每次发视频前都会找三个朋友试看,这就是把观众反馈从"等闲"变成"重要指标"的好方法。

有趣的是,现代人常犯的"视为等闲"往往藏在科技便利里。手机支付让花钱变得像数字游戏,很多人直到收到账单才惊觉超支。这提醒我们:越方便的事物,越需要主动建立"感知系统",就像给手机设置消费提醒,让抽象的数字回归真实的生活重量。

看待"视为等闲",既要警惕它的危害,也要理解背后的心理动因。就像中医讲究"治未病",与其等问题出现再补救,不如在事情萌芽期就培养重视的习惯。毕竟,生活不是游戏,没有重来按钮,但只要我们愿意给重要的事加个"星标",平凡的日子也能过出郑重其事的精彩。

视为等闲的造句

  1. 造句 大学生切不可把节约视为等闲之事,而是要把节俭看成是修身养德的必备条件。
  2. 造句 很明显,一波出国旅游的浪潮会逐渐使中国人将出国视为等闲。
  3. 造句 对于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,这些大学里应该孜孜以求的事情,却往往视为等闲之物。
  4. 造句 所有贪官都表现得欲壑难填,肆无忌惮,虽然也可能会导致牢狱之灾,但他们却前“腐”后继,视为等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