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àn qiáng jiàn gēng
成语解释:比喻念念不忘先贤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昔尧殂之后,舜仰慕三年,坐则见尧于墙,食则睹尧于羹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念念不忘先贤
繁体字形:見墙見羹
英文翻译:See the wall, see the soup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墙:用砖、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:砖墙。城墙。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羹:用蒸、煮等方法烹制的糊状或带浓汁的食品:鸡蛋羹。
“见墙见羹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它背后的故事其实很有趣。比如有人总说“等我有钱了就环游世界”,结果每天只是对着地图发呆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见墙见羹”吗?明明眼前只有一堵白墙,却幻想自己正在喝鲜美的肉汤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空想状态?其实这和大脑的奖励机制有关。当我们想象美好场景时,大脑会分泌多巴胺,这种即时满足感让人误以为目标已经触手可及。就像看着菜谱流口水,却从不动手做饭,最后只能饿着肚子睡觉。
现代生活中这种现象特别常见。比如看到健身博主的马甲线照片,立刻买齐运动装备,结果跑步机成了晾衣架。这种“虚假完成感”就像对着空气比划武功招式,招式再漂亮也打不倒真正的对手。
不过换个角度看,适度的“见墙见羹”未必全是坏事。它至少说明人对美好生活有向往。就像小孩子看着星空说“我要当宇航员”,这种天真的憧憬本身就是创造力的萌芽。关键是要在幻想和行动之间架起桥梁,比如把“我要学英语”具体化为“每天背5个单词”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越是容易获取虚拟体验的时代,人们反而越需要警惕这种思维陷阱。刷着旅行博主的vlog就以为自己去过巴黎,收藏了书单就当作读完著作,这种思维模式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。或许该时不时问问自己:此刻我是在喝真汤,还是对着墙上的汤影自我安慰?
有位退休教师说过:“年轻时总把计划写在墙上,老了才发现那些字迹早被阳光晒淡了。”这句话让我联想到,与其在想象中反复勾勒蓝图,不如先迈出切实的第一步。就像种花,与其整天想象满园春色,不如先松土撒种来得实在。